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不能成为变态教育的受害者

(2014-06-17 08:30:22)
标签:

育儿

国学班

虐童班

变态教育

分类: ◆随意校评

 

孩子不能成为变态教育的受害者 

文/随意

 

孩子不能成为变态教育的受害者   来自河北保定9岁女孩小童(化名),被送到北京“女德国学班”学国学,四个月后家人发现,孩子身上被“老师”张红霞打得遍体鳞伤。昨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对小童进行会诊,小童身体挫伤及骨折无恶化迹象,但神经系统受到明显的刺激,还需进一步治疗。(2014年06月15日新京报》) 

   两日来,小童(化名)的遭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个女童;还有就是为什么“国学班”会变成““虐童班”;再有小童的妈妈为什么要剥夺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力?此时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小童,我立刻就会浮现出巫师模样的张老师是如何虐待小童的场景。这起事件就像可以折射出不同光线多面体。

    第一,被虐女童会留下什么阴影?

    记得教育家多蒙茜洛诺尔特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斗争;……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将这段话放在小童被张老师虐待事件上,施暴者的的恶劣行为愈显丑陋。当我们了解施暴者采用针扎,砸手指、脚踹,还让同学互打。那么被害女童正常的反应是什么?面对记者提问:张老师把你打成这样,你恨她吗?小童却说:没恨过,对她没有看法。显然小童还没有从可怕的阴影中走出来,她怕张老师知道,他唯独能做的就是用哭,或隐忍疼痛加深对张老师的恨。但是她不知道妈妈还会不会把自己送回国学班,所以回答“没看法”其实心底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笔者以为时下“关爱儿童”的口号漫天响,但儿童的权利、尊严以及身心健康却被社会的暴戾之气给架空了。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教师鱼目混珠,游走在学生间,这不得不说是青少年儿童安全的一大隐患。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除了教书育人之外,我们的教师更应该关爱学生,做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二,究竟谁来把守办学的安全底线?

   对所谓“国学班”和个性化教育,我们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是办学的安全合法的这条红线,则这是监管部门要紧盯的内容。至少要确保国学班在合法范围内运行,不能使其成为残害孩子的监管飞地。9岁女孩小童赴京学国学,遭老师虐待殴打,惨状触目惊心。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对“国学班”的质疑。而媒体探访北京城乡接合部之后给车的答案更叫人焦虑重重,因为打着国学旗号的“黑学堂”还有很多,招收的孩子从几个到十几个,隐蔽在偏僻角落,没有任何资质,最多打着公司的旗号招生,也使得教育部门很难介入监管。虐童事件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教育监督机制的贫弱。看来仅仅靠教育部门守好这条底线有点难,所以工商、公安要与教育部门形成合力。

   第三,悲剧更是对当下“国学热”的提醒。

   国学文化应该继承发扬,但问题是,人们对国学的理解未免过于偏狭,对国学的痴迷也该有个限度。首先是我们看到小童的妈妈仅凭对古典文学的喜爱,就做出不让孩子接受应有的义务教育,竟然以自己的还好规划孩子的未来,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在不可取,而小童遭遇正式作为母亲对传统文化的的偏执所造成的,她希望女儿能修养德行,通过学习国学,日后成为贤妻良母。因为他所希望的环境不可能培养出独立的社会人,脱离社会大背景的蓄养德行难成正果,不要说成为贤妻良母能否成为心智健康的人都很难说。其次,重视国学没有错国学热也在情理之中,可惜是我们现在许多东西一热就着魔,不能一提到国学就齐刷刷身着韩服摇头晃脑的背《弟子规》,也不能就只想到了私塾与戒尺。在笔者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私塾和戒尺学习方式,甚至还是需要彻底摒弃的糟粕。再有就是有些人拉着国学作虎皮,招摇撞骗充满着铜臭味,燃而,问题就出在每当拿国学说事,就是掌声和叫好声,没了尺度,没了监管,频频的见孩子们置于危险之中。一些所谓的国学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堪忧,我们常说教师是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楷模,除了教书育人之外,更应该关爱学生,做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小童的遭遇无疑在“虐童”记录上除了幼师、幼教又添加那些道貌岸然的国学“大师们”,鉴于此对带有社会办学性质,招收的是未成年的少年儿童的还要提高门槛。因为孩子们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又缺乏对自己完全负责的能力,教育部门和家长对其有监护义务,以保证孩子安全健康成长,享受正常的受教育权利。对于所谓“国学班”隐蔽地野蛮生长,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就不能再置身事外监管要有力度。或许这样干涉了家长的选择个性化教育的自由,但至少他可以保证祖国的下一代可以健康生活,让孩子们正常的接受教育,对家长和教育部门来说,对任何采用非常规教育手段教育孩子、甚至伤害孩子身体和尊严的行为,笔者认为,我们时刻都要在防止孩子成为非法办学和变态教育的受害者上保持高度警觉!文/随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