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2016年高考将增加语文分值降低英语分值,英语从150分降到100分,语文从150分升到180分。英语可以一年两次考试,比如如果你高一的时候就考到了100分,那么高二高三的时候就可以不学英语了。(2013年10月21日央视网)
这是继江苏,英语将“退出”高考和山东将英语听力被取消后,北京在高考方面做出的最大举措,让人觉得英语一下就成了后娘养的,纷纷拿英语这个外来妹开刀,在目前网友投票中支持取消英语的势头很猛,英语真的那么让学生深恶痛疾吗?高考英语真的没有存在价值了吗?
从小的方面说,英语就是要你掌握另一种表达方式,用在日常中就是交友,用在工作中就是业绩。我的英语老师是著名的丁洁老师,很多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因为她是我国第一位将英语讲座搬上电视屏幕的,记得她当时教导我们,为了考试学英语你充其量是一瓢水;为了交友学英语你就是一桶水;为了你的未来学英语你就是一缸水。其实她所强调的是学英语的时效性,以此来激发人们学英语的积极性。丁洁老师的英语教学就是把书本上少量信息量与现实生活贯通,内容远比教科书丰富的多,大家还记得住,学起来也有兴趣。
可是我们发现英语教科书的多年来一尘不变,脱离实际的做法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语言教学不同于数理化定律百年不变,所以英语作为语言教学要富有时代感,和时尚元素,可惜的是我们始终没有是合里的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英语教材,枯燥乏味导致同学们不愿学,
从大的方面说,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讲英语,许多官方的、政府性质的活动、会议、文件都使用英语,生活中也有许多电视节目和日常交流在使用着英语。在很多国家,即使英语不是本国母语,但是作为第二语言,英语广泛运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上看,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国家发展与国际合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现今在国际上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中国,好的英语表达能力能帮助我国更好的处理国际事务。从学生自身发展上看,每个人都需要学习英语,因此高考取消英语或呼喊英语滚出高考是不科学的,与其消极逃避不如积极面对,多学习知识充实自我,开阔视野,把英语当做是爱好和兴趣,在学好汉语的同时,让英语帮你了解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好。
现在的问题是,包括北京在内很多地方都将高考改革的目标对准了英语,“英语”一时成为了众矢之的。这似乎是一种理性,也符合公众“英语难学”、“学英语没用”的心理期待。但在笔者看来,高考改革的问题绝非拿英语开刀这么简单。或许还会出现高考不考了,就等于不提倡了,最终演变到排斥英语,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有些人会妄自尊大,区区几家的孔子学院就等于全球汉化,有几个外国友人喊出“中国我爱你”就认为中国文化就已经被他人所接受,我接触过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朋友,在他们所接触的外国语中最难学的就是汉语,在普及方面相对英语而言难度大得多。
再说高中阶段英语一年两考,等级考试并没有为孩子们减轻负担,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加重了负担,另外降低英语分数,提高语文分数,看似符合时下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一种情绪。但我觉得高考都拿英语开刀也不对,也许因此社会上的英语补习班会大规模的减少,但补习班的总量不会减少,因为语文权重的加大,社会上相关的补习班也会应运而生。
英语不是高考难考的替罪羊,高考改革的最大问题不是考什么,而是怎么考?目前的高考不同的地方各自为政,自己靠自己,自己决定怎么录取,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各地高考改革为何要拿英语“开刀”?不仅没有找到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同时也表现出高考改革的乱象。英语考不考看看同学们怎么说。抛去感情因素,或许我们可以得到正确并想要的答案。文/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