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天门青年陈某相貌英俊,在广东打工时还学过几句粤语。他竟然利用陌陌聊天软件自称广东老板,许诺每个月4万元的包养费,在武汉骗财骗色并多次得手。昨天,武昌警方透露,陈某已经被抓获。(2013年09月28日
《武汉晚报》)
新闻还传递出一个信息受害女孩们年龄均在21到23岁,多为“涉世未深”的女孩。目前,虽然陈某被抓获,更多的女孩免遭上当受骗。但让人玩味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女孩被骗,准确的说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女孩选择被包养?仅仅是4万元诱人的保养费?
的确每月4万元的包养费价格不菲,较之前两年的每月2万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不能否认陈某确实有福好皮相,稍加修饰整个“高富帅”没什么问题,当然能言善辩是基本功他不会差,不过我们从年龄段来分析,被骗这当中不乏有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不何来“涉世未深”的说法。
当然包养也并非发生在“涉世未深”的女孩身上,涉及到各个行业,包括演艺界明星们同样如此,官场的包养之风也比比皆是,虽然被包养形式相同但目的则不同。对此笔者不展开累述。只是想围绕“涉世未深”的女孩说起。
目前年轻女子“求包养”的事情已经不是新闻了,在本事件中如果只从一般的诈骗进行探讨势必陷入骗子的伎俩是否卑鄙,手段是否高明的俗套中。但问题是,骗子的伎俩并不高明,笔者不否认脸谱化的人格认知惯性思维害人不浅,那么有这么多女孩前赴后继的受骗,这就令人费解了。
按年龄看这些女孩都是应从一个完全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出来的女孩,面对每月4万元包养费的诱惑上演“求包养”,只能说是当前社会堕落价值观的遗毒,正在不断地入侵。虽然看似“涉世未深”女生上演一个有一个闹剧,但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探讨,显然不能以“恶作剧”结尾,毕竟,任何偶然的个案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渊源。记得曾经有一位大学女生为自己“求包养”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通过“求包养”观察社会、试探社会。居然还成了一些女孩社会实践的第一课。这些年来,女大学生被包养、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等极端的观点,早已为公众熟识,
有人认为这是现代人类,出于一种享乐社会,都想过荣华富贵,时代把人的思想给扭曲了,让人对科技,对事物形成一种依赖性,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开始选择大款,选择金钱。是因为当代的女孩虚荣心,可又没钱。她们以为出轨的是因为她寂寞心灵空虚,那么“求包养”还有真实的生活另一面。给自己膨胀的虚荣心找个支点。现在不少人认为“被包养”或“求包养”已经成为社会现状。
本事件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陈某自称“黄某”抛出4万元的包养诱惑后,在获得同意后,他又提出要先开房培养一下感情。面对帅气多金的“黄”老板,部分女孩对上床并不拒绝。说实话,类似的事情听到不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普遍化呢?通过本事件笔者认为有五点。
第一,变异的青春主题成为众多女孩的软筋散.
“涉世未深”女生们无论此前她们在哪种生活状态下,都已经使得她们能更有时间和机会去接触丰富的物质生活,审美与品位很自然地提高,平庸苦闷的为未来奋斗的生活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她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了。人们开始不唱“奋斗”的主旋律,寻找所谓“捷径”。于是乎,心态开始变得扭曲起来,享受着骄奢的生活,活在别的同学艳羡的目光中,踏着高跟鞋拿着名牌手袋走在人群里,“享受”已经成为她们生命中的最强音。
笔者此前走进北京中关村的科技园区,了解此前报道的大学生创业形势,相关人士实言相告:仍不乐观,相比毕业的大学生比例还是少,女大学生选择创业那就更是少得可怜,毕竟创业是件辛苦事,存在风险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在其中,对当下的女孩子图的是份安逸,如果有几分姿色,不到毕业就开始寻“求包养”了。
第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不可避免选择被包养.
“涉世未深”的女孩选择被“包养”是一种排除了感情因素的钱肉交易,在物质生活高速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金钱当道,说这些“涉世未深”的女孩选择被“包养”是为了追求浪漫,倒不如说她们是现实到了骨子里。对于优质生活的渴望使得她们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而走向糜烂和堕落。“肉体与金钱的交易”“做二奶”“当小三”,排除感情因素的“被包养”作为时代开放的衍生物挑战着传统道德的底线,这样的行为在我们大部分公众眼中,或是低贱的,但是在她们哪里却又不同的理解,“低贱”的行为却给她们带来了“上流”的生活,何错之有。
笔者相信在这些“涉世未深”的女孩中一定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按理说她们应该比一般的妇女更多一些智慧,拥有更高的素质。然而,她们一样选择“被包养”。人们不禁会问,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为何还会缺失最根本的道德心、羞耻心?实际上,是因为现代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扭曲了她们原本的价值观,使得她们认为。“贞操”“纯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至少,没有手中的钞票重要。
第三,“包养”背后存在复杂的社会根源.
在这些涉世未深的女孩中选择被“包养”最能够理解的原因就是“家庭贫困”。此前我们也从报道中见到不少,或为父母看病、或为弟弟、妹妹能够读完大学等等,是出于“被迫”、“无奈”的原因接受“包养”的。是一种“被动包养”。还有就是就业压力。大学扩招、性别歧视等因素削弱了女性在就业中的势力,这种难找工作的无奈感压着大学女生使其透不过气来,迫不得已走上“被包养”的道路。由此可见“求包养”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它却是存在社会的严酷与生活的无奈。
而与之相对的“主动包养”,即现在最热门的词组“求包养”,则有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追求刺激、生性懒惰逃避奋斗等多种因素造成。
第四,高端的富豪征婚对“求包养”起着推泼助澜,
眼下各类富豪征婚无不表现出,现在的“大款”“老板”特别看重“纯洁”“知性”“单纯”的“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尤其是女大学生,他们认为女大学生普遍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所以富豪征婚者和这类活动的主办方对目前盛行的“求包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五,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缺失.
对此,我们应该事实求是的讲三方的力量始终没有形成合力,故而办法不多,也导致了不少女孩走上被包养之路。既缺少家庭关怀、同时又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密集的环境下成长的涉世未深女孩们,最容易发生价值观的扭曲。在目前社会开放条件下“贞操观”的淡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很难不影响到她们的价值观。
至此,可能有读者认为笔者有些不通情达理,不对陈某这样骗子进行针砭,反而还向已经受伤的女孩子们痛处撒盐。但笔者想通过此事揭露它存在于社会的大背景下,因为恰恰是这些“涉世未深”的女孩求包养的土壤,孕育出陈某这样的人渣。说到底女孩垂涎每月4万元被包养,这是社会之殇!文/随意
感谢博客首页**感谢草根首页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