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性交往过密违纪校长为啥乱弹琴?

(2013-09-16 09:13:57)
标签:

校规

中学时代

教师

时评

校园

分类: ◆随意校评
 

 同性交往过密违纪校长为啥乱弹琴?

文/随意

 

同性交往过密违纪校长为啥乱弹琴?对学生之间交往过密的行为,其中包括同性之间的交往过密,学校将以特别严重违纪行为的名义予以处罚。”这是温州龙湾区春晖高级中学给在校生发放了一份《德育工作协议书》及《附录》的内容,。(13年9月15日《钱江晚报》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130915/002625.htm

  新学年刚开始不少学校,都在“总结过去、着眼现在、展望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旋律中,做着正本清源,订立新校规,原本这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偏偏有人把它搞得很“另类”、很“雷人”、很“奇葩”甚至很“无聊”。去年,我们见识了,“男女生之间不得小于50厘米”最雷人的校规,我们还见识了“男女生交往要求要有5人在场”最严厉校规,现在看来去年的“最”也只是徒有虚名,因为它们与“同性交往过密也违规”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如果现在有人跳将出来讲校长是庸才,笔者就跟他急,这哪里是庸才简直就是太有才了,如果有人说他是蠢材,笔者更得急,这是何等有智慧,他所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何来蠢?

    读到这样的校规,笔者真的恍惚了,不知道这究竟是学校还是集中营。在笔者看来这种简单粗暴的校规,其目的不是在正确引导同学间的正常交往,而是在扼杀同学间的应有的友谊,因为“一经发现,学校将启动重大违纪处理教育程序。”按协议规定,学生不但需要接受停课、停学等处罚,还需要向校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相当于甲方(学生)已向乙方(校方)缴纳的学费、捐资费(代培费)等所有费用,甲方无权要求乙方予以退还。”我们暂且不论这样一项严格的校规能否防止学生们早恋,但如此异想天开闭门造车和主观臆断的做法,本身就违背法规、推卸责任。对此,该校校长给出的解释是他之前并不知道学校德育处制定该《协议书》和《附录》,不过他认为此举“想法是好的,但是措辞欠妥”,“禁止学生交往过密实际上是为了杜绝学生早恋”。至此笔者明白了,因为有这样奇葩校长,才能带出这样的奇葩教师,搞出这样一奇葩校规。这不是胡编滥造,乱弹琴又是什么?试问校方这样的校规究竟是在爱孩子,还是害孩子?对此笔者有四点看法:

    第一,学校该不该给同学们互相交往的空间?

    当然要给,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可以满足其情感宣泄等需求,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别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现在的孩子不是独生子就是独生女他们已经失去了直接的兄弟情和姐妹情,在家了已经没有同龄人沟通与交流的可能,所以学校就成了他们寻找一息尚存的兄弟、姐妹的情感之所。因为同龄的少年少女们在一起才有可能说不完的话。这样的交往也仅仅是兄弟姐妹见的正常交往。特别是独生子女,平时很孤单,即便到异性那儿寻求友谊和温馨的情感交流更多的也是一种心理需要,其实质很纯洁。但是龙湾区春晖高级中学的做法明显在扼杀这种纯洁。“铁哥们”“闺蜜”原本就是这个年龄段专属,校方为何要以交往过密来加以限制?

    第二,学校应该如何看待学生早恋?

  学生早恋是避不开的问题,那么早恋是不是就一概而论视为品行不良?关于“禁止学生交往过密实际上是为了杜绝学生早恋。”我们不难理解,那么“同性交往”也不能过密难不成还有防止同性恋的想法在其中?首先,我们要承认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充满好奇,渴望与异性朋友进行交流。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若怕担心出现“早恋”就层层设卡,往往事与愿违。因为高中生正处在好奇的叛逆期,学校管得越严,学生的抗争就越大。学生可能会在学校能管得到的地方遵守,却在管不到的地方去尝试。所以关于学生早恋只能疏不能堵。早恋的现象不是通过有多少人在场就能证明得了的,划分了男女生“交往红线”,明确高额处罚,学校就“高枕无忧”了,事实这是学校逃避或推卸学生青春期教育的职责。

    第三,校规有剥夺他人权利之嫌。

  不管此前“男女不得小于50厘米”规定,还是“男女生交往5人在场”的要求甚至今天的“同性交往过密也违规”的苛责,不仅阻碍了学生们的正常交往,同时剥夺了他们应有的权利,其结果就是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的因子,使校规走向良好初衷的反面。教育部早就出台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正常交往。即使要防止学生在正常交往中发出早恋,也不宜“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关键是重在疏不在堵。否则,规定“同性交往也违纪”,既是对学生纯洁友谊的否定,也是对学生作“有错推定”,太不通情达理了。因而,出台这种荒唐“校规”防早恋,不是文明标尺,只是枷锁,正确地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提供异性正常交往的指导,才是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对高中生早恋,校方应以关怀为主。并通过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老师通过关心学生及早发现、开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原则和观念,而不应该将早恋以“交往过密”的形式列入协议。

    第四,校规是在弱化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书育人,二者不可偏废其一,这也是教育者的天职,师者既要解惑更要布道。再严格的校规也只能作为老师教育帮助学生辅助,而不该成为校方弱化其教育功能的理由,其实我们身边有不少的优秀教师,他们懂得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是割裂而是鼓励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尽管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许多逆反心理,作为一名好的老师,都懂得只要好好引导,孩子的心灵才会更纯净,知识才会学得更轻松,教育的过程才会更有效。让他们逐渐地理智地感觉到自己的恋爱的确有问题,这不是他们恋爱有问题,而是恋爱的时间不对,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这样的教育才有效果。

    但是,“同性不得交往过密”让人们看到的是教育的简单、粗暴和出轨,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背离。这样的校规又怎么培养出有独立人格魅力的优秀人才,同性交往过密违纪校长为啥乱弹琴?所以笔者认为别拿教育当娱乐,只有打造良好校园环境,营造出极佳的学习氛围,老师精心的浇水施肥,同学们快乐的成长,才是校园本该有的田园风光。文/随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