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讯:23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一小学老师殴打学生,事后称月事所致”的事件引来网友火速围观,众网友纷纷调侃称“大姨妈”永远是女人最好的借口。24日,玉环县教育局纪委书记、副局长周红宇告诉记者,目前教育局已给予该教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本学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合格,并调离原学校,同时对该学校进行通报批评。(2013年06月24日
中国新闻网)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3-06-24/204527486007.shtml
被打的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至于这位女教师为什么肝火上升、无法自控,把邪火撒在孩子身上,听起来更加荒唐。
施暴理由:只因孩子一次数学成绩考的不好。
施暴细节:老师先是拉孩子出教室打头部,而后又连续多次用巴掌掴打孩子的头和脸。
施暴伤情:后导致孩子头部红肿,身上多处於青红肿及破皮。
施暴借口:事后老师竟称自己这几天情绪不好,来月经了。
施暴处理:打人的女教师调离原校,对该校进行通报批评。
说起来老师对学生体罚或施暴并不鲜见时有发生,类似事件的频发已经让人们见怪不怪了,人们开始无奈的接受着这一久治不绝的校园暴力,在我们听烦了“都是为孩子们好”辩护词后,忽听到因为“‘大姨妈’心情不好才动手打人”还是感到新鲜。虽说够坦白,但是人还是多了几分忧虑,因为“大姨妈”周期性就会来,难不成让孩子们除了集中精力学习,还要拿出一点心思计算老师的“大姨妈”何时来,警醒孩子们避开这个时间段别招惹她,否则就是自找苦吃——孩子们也太累了吧。
众所周知,许多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情绪十分低落,抑郁或脾气急躁。月经周期中无论是性激素,还是垂体促性腺激素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它们将通过一定的神经机制影响着女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引起一些情绪变化。女性经期会有很多不适症,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但大多女性认为这些都在自控范围。如果负面作用明显除了自我调节,必要时也适当的减轻工作强度,那么作为这位老师情绪变化明显就该找其他老师代课以免失控。但由于属于隐私老师往往难以启齿,结果就是人们都不愿见到的情形出现。
也许我们可以对女性教师该有些包容,但这种包容是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为前提。是建立在彼此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这起事件中,笔者不太同意对涉事教师用有失“师德”来评判。如果我们尊重科学,承认由于特定的生理原因会导致情绪不自控(特别是女性),那么对于涉事老师的行为的批评就要客观,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挥舞大棒。
笔者同意“无论老师出于什么原因打学生、情节是否严重,都是不应该的,相关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任何殴打或体罚学生的行为,这是条高压线。”的说法,但它同样要以爱护教师,尊重教师作为先决条件。此时,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是否该检讨自己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漏洞,是否缺少了人文关怀的环节,如果事先对此有所考量,特别对女教师的“大姨妈”问题出现时有预案,如:通过休假,人员调配等解决方法。也不至于老师因“大姨妈”的问题对孩子施暴。
这起事件教师有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她的行为直接的伤害了孩子。不仅造成了社会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孩子留下了长时间附身的阴影。不过笔者以为校方的责任更大,正是他们缺少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只顾教学质量不顾女教师生理特殊性的必然结果。
但是引来众网友围观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担心“大姨妈”会成了体罚和施暴的借口,人们担心“大姨妈”会像“临时工”那样成为解决问题的中和试剂,所以人们质疑“大姨妈”也在情理之中。笔者愿意涉事教师的“大姨妈”是真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解决也不仅限于涉事教师调离原岗位,而是将“大姨妈”摆到日程上来,制定出“大姨妈”来时我们该如何以礼“相待”,这不仅是为了爱护女 性教师更重有的是爱护我们的孩子。既不能让“大姨妈”成为女教师们的羁绊,更不能让“大姨妈”成为孩子们的噩梦。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