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一大堆、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夫妻一对对。”这是流行在小学生中的一首自创打油诗。小学生早恋的现象在校园里越来越普遍,他们对异性开始产生一种懵懵懂懂的好感,并开始用传纸条、写情书、牵手、亲吻、约会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好感,某些学校里面甚至出现了“代写情书”的产业链。(2013年5月15日《南方都市报》)
链接:http://www.hdzc.net/html/articles/201305/201305150911100156.html
“代写情书,五块钱一封”,开展这项业务的是位小学五年级女学生。有需要的可以直接打电话给她,讲明关系,感情现状,然后一个小时之后完稿。该“枪手”声称自己水平很高,一般情况下一两封信就可以搞定,但如果想维持感情,最好一天一封,她还提供“情书套餐”,每天一封,定的话每月100元,全年只要1000元!
五年级的小女生就成为他人代写情书的枪手,而且明码标价,有求必应,如有套餐需求者还可以优惠。笔者多少有点佩服小女生学以致用的感佩,如果读到她的情书,恐怕也会有对爱的另一番意境,那一定是天真、青涩与朦胧,然而报道绝不是让我们探究作为“枪手”的小女生文采和写作水平,而是通过这一事例反映出小学生早恋的真实性。我们不仅要直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们摆脱由于早恋带给孩子们的困扰。首先我们要承认,早恋不鲜见也不是我国独有,但是用像雨后春笋来形容我们学生的早恋也不算夸大其词。
专家们曾对早恋做出过一番解读,这是由于在家里得不到的爱与温暖,最终会向外索取。情书就是表达爱或索取爱的一种方式,对不对呢?当然对,然而作为一正常家庭对还缺少爱吗?不是,而是缺少正确的爱。特别是计划生育带给家庭结构“革命性”的变化,众多独生子女只有来自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戛然而止,于是家长们把分散的对儿女的爱突然集中并成倍的集中到独子独女身上,而同时也多了几分期待,越发的突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他们施加给孩子的是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孩子们慢慢的也不再感觉爱的温暖。我们许多人都是从有兄弟姐妹这样家庭走过来的人,虽然生活不如现在,但是有玩伴,有倾诉的对象,我们不仅有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父母的对孩子的关注度虽然有偏向也不像现在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而不爱想的集中关爱,其实极少去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自然寻找同伴倾诉,时间长了孩子们也习惯了不与父母沟通现象,在孩子们心里认为家长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并不一定爱我,他们努力的寻找自己认为的关爱、认可和尊重,虽然这与真正的恋爱相距甚远,但他们已经开始生活中懂得了不仅需要朋友,还要有异性朋友。
情书自古有之,而且还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只不过现代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加以整合。渲染后再度成为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说它是社会的开放,导致孩子从小就接触到过多的爱情与性或许不为过。各种相关的讯息已经不分年龄地在孩子心中流动,容易诱导产生对情与性的好奇。如果这也是错,错也不在学生。所以现在的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要做出正确的估判,即便是早恋也不可“兴师动众”为此展开大攻势的“批评教育”,因为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反而对其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后果也许不堪设想。
现在我们总是不断强调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其目的就补上关爱方面内容的缺失,可惜我们的家长们没有多少可以放下身段与孩子们平等的进行沟通,让孩子们得不到父母是他倾诉者的感觉,所以是否能成为孩子们的保护者就便特别苍白。
说道这位小女生抢手,笔者倒有几分喜欢,有文采,有自信,还有几分商业头脑,活脱的现代版的小“陆贞”如果能把这位小女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到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或许她还真是一个可造之才。解决问题的方法千万种唯独不能用强制打压这一种。或许她最后当不成宰相,但有可能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文/随意【原创】
感谢博客首页推荐***感谢女性首页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