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云南文山3路公交车司机用木棍暴打一名盲人乘客,几十名乘客袖手旁观,整个施暴过程被盲人的儿子看在眼里……13日,文山交通集团公交出租车分公司副经理蓬道昆介绍,打人司机居师傅已被处以留用察看3个月、调岗等处罚。(13年03月15日《河南商报》)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3-03-15/033826535981.shtml
我们常说:在一座城市中公交车就是一个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当一个人来到一座他从未驻足的城市所能触摸到的就是公交车了,他们第一次通过公交车来感受这座城市的人以及这座城的文明程度,得到到第一句问候语,可能就是来自公交司机和售票员,那么,要看这座城市文明不仅要看他们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看他这里的人对残疾人的平等态度。
可是像云南文山市公交司机居某的做法棒打盲人乘客的行为,以及同车乘客的漠然,离文明也差距太大了吧,司机打人本身就不对,何况对方还是个残疾人?我们总以为公交应该是所有服务行业的榜样,因为它他承载着太多的城市文化元素,它不仅仅是将乘客从甲地栽到乙地那么简单。它是一次纯朴感情的传递过程。
如何对待残疾人?《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公共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方便和照顾;其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准予免费携带。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县级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免农村残疾人的义务工、公益事业费和其他社会负担。但是现在看来云南文山没有按法律所规定办事,所以仅仅以留用察看3个月、调岗等处罚3路公交车司机居师傅还远远不够,因为从根子上没有解决问题,退一步讲即便盲人身边带有一个9岁小孩,也因该表现出起码的友善和服务态度,况且司机与盲人积怨还是因为有前几次盲人没有刷卡或投币,所以我们不可能忽视这里对残疾人的态度有多差,问题出在当地政府,对残疾人应有的福利都没有做到。盲人乘公交车遭到冷遇不鲜见。
因为他行动迟缓。盲人乘车让司机行很不难烦,如果赶上塞车,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是盲人错嘛,如果有错就错在他们是残疾,可我们公交司机常常因为盲人无法做到迅捷上车表现出不理智,谩骂或大打出手就该理直气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的行为会让整个行业蒙羞,也会让这座城市蒙羞,然而笔者不解的是,当公交司机居某棒打盲人的时候,几十人居然无一人上前阻拦,或许盲人衣衫不整,或许是身上散发着恶臭,说到底就是歧视。此时在对待盲人的态度他们的心情是与司机居某是一样的,其实不在于盲人是否刷卡,而是从骨子里不接受,排斥。
我们究竟如何对待残疾人?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但是却是一个不简单的行为,因为在我们当中很多人在自己身体健全的时候总是看不起身体不健全的人,或许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在残疾人面前他太有优越感了。以至于可对他不尊重,甚至对他们进行人格侮辱。事件中无人上前劝阻,其中老弱病残这除外,笔者只能说这些人有残缺的人格,缺少人善良的本性.因此可以说歧视残疾人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残疾人了,是一种心理上的残疾.和残疾和睦相处,互助互爱这是一个极为肤浅道理,不难懂.这不是终极目标而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构成良好社会形态的起码要素,虽然事件发生在云南,但就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歧视残疾人,给盲人制造不便也举不胜举,奥运会期间北京真的好了一阵子,而且还是好的不得了,可现在你再去看看,盲道被侵占,坡道堆满了杂物,除了雷锋日那天其他日子里很难看到有人搀扶盲人过马路。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城市文明,这就是我们天天高喊平等博爱表现,对待残疾人我们实在做的太虚伪,以至于自夸社会风好转我们自己都觉得脸红、愧得慌。
云南文山3路公交车司机用木棍暴打一名盲人乘客,只是我们不公平的对待残疾人的冰山一角,其实残疾人要求不高,只需我们每一个人用平常心对待他们,就象是对待正常人一样,但是,要考虑到他们的不方便之处予以照顾,但最好不要做的太明显,以免伤自尊.最重要的是请您摘掉贴有歧视标签的眼眼镜对着镜子先看清自己是否残缺。
文/随意【原创】
感谢新浪草根首页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