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日,网友雷女士发微博称,她在天通苑北救了一名醉酒老人,该老人却称是她所撞,随后,这名女子发微博寻当时目击者,引起网民关注。截至昨晚,雷女士发的几条寻求目击者的微博,已被转发超过万条。(13年3月4日《新京报》)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3-03-04/023926414954.shtml
笔者首先要为雷女士鼓掌,因为时下帮扶老人的确要有点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现在面对倒地的老人比面对手持利刃歹徒,人们还要战战兢兢,因为搞不好会连累家人。按照常理,老人不慎摔倒,路人急忙出手相助,这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常态,也是人人都希望看到的场景。可是,近年来许多人都喟叹社会风气江河日下,许多人对身边发生的、他人所遇到的危难视若无睹,麻木不仁,甚至大庭广众之下有老人、病人倒地,孩子在快车道上行走,伤者在街边流血呻吟,围观者如堵,伸出援手者却常常百无一人。
在这种情况下雷女士的做法需要胆量,而且还要足够的思想准备,如果微博求助无果又该怎么办?因为交警方面,只说老人摔倒不是雷女士所撞,但并没有说不是雷女士吓的。换句话说,雷女士最起码目前与此事还没有脱清干系,昌平交警支队一方面说:经初步调查,老人无外伤,车辆也无剐蹭痕迹,事情已经解决。好人不会被伤害,好事会得到弘扬。但当问起针对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时,昌平区交警支队一名工作人员还说道:首先要做的就是报警,“我们交警不负责此类事情。”市民如遇此类现象,首先确定自己车上是否有行车记录仪,观察周围有无摄像头。如果没有,再看看路边是否有路人,“可以找自己的朋友或路人帮你录像。”也就是说像雷女士这样的施救者,做好事之前,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要瞬间观察到有无监视器,还要高喊“向我拍照”。
个人取证有多难?此前有不少案例已经作出回答,甚至出现跪地求证明都无果的现象,当然也有救人被讹诈,由于难以承受经济和思想上的压力,最终选择自杀来解脱的。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到底是为什么?对此,人们除了纠结。还是纠结。
近一段时间,助人为乐者反被诬陷的事屡有发生,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冷漠与绝情。搀扶老人本不是问题,现在居然成了社会的大问题,实在有些荒唐和对实现“中国梦”的嘲讽,从主观而言,这是当前社会信仰的缺失,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盛行是主要祸首。对此,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如果此事还说因为是2006年,南京青年彭宇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后来老人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人,要求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双方最后对簿公堂的“彭宇事件”,“葫芦僧”所判葫芦案的后遗症就有些矫情了。因为政府而言,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极为重要,其中包括,从中华文化中吸取精华以塑造当代中国人的国魂,可惜的是,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公开、公正、公平的治理体制,就百姓而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诚为本更是相去甚远。君子慎独应当成为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成不可实现的难题。
两会前夕《深圳经济特区助人行为保护条例(草案)》出台,意在通过“无过错推定”原则:即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应当认定施救者不是侵权行为人,而是好心施救人。责任豁免原则:规定只要救助人尽到通常注意义务的,不对救助不成功的后果承担责任。旨在保护好心人免受诬陷——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应当认定救助人不是侵权行为人;被救助人主张其遇到的险情是由救助人造成的或者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未尽到通常注意义务的,被救助人应负举证责任;被救者诬陷救人者或将追究刑责。对此它能否成为两会主要议题人们特别期待。
我们不妨延伸思考一下,如果故意说谎者入罪。就被救者层面,故意诬陷者入罪,无意诬陷者视情节轻重勒令道歉或作其他相应处罚;就救人者层面,说谎者在肇事之外,增加说谎罪,无意说谎者视情节轻重勒令道歉或作其他相应处罚;当然,这里有个故意和无意的判断的技术问题,但这不影响说谎者入罪这一法律的威慑力;从法律和经济两个层面来引导社会从善。
在此,笔者当然要相信可能会出现有些人耍弄肇事扮演救人的伎俩,因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法官不会完全糊涂,看不到助人者变成肇事者的过程中那明显的许多疑点,只是如果真要纠正是非,现在雷女士面临一个问题:肇事者没有找到还需继续寻找,证明自己清白的资料没有取到还要继续找,如果此时相关部门只是作为壁上观、围观客,一味地强调“谁主张谁取证”,恐怕因此带来的麻烦事,一样叫人在帮扶老人的问题上战战兢兢,因为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精神成本都是巨大的,况且个人取证不仅门槛多而且阻力大,同时还要受到“故意炒作”之嫌的舆论困扰。
雷女士微博求助一事的背后,先不说是否最终有无结果,但它已经凸显的是市场经济下社会诚信与保障的缺失,对此,笔者以为,采取用道德来引导,用法律来制约,用保险来保障的三管齐下的应对方法,来拯救道德下滑,支持像雷女士更 多的人遇到老人摔倒用不着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向前搀扶,因为它可以避免迁延耽误,最佳抢救时机很可能就此白白错过,不应该让生命在我们该不该救?是伸出右手还是左手考量中失去。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