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晚,河南开封通许县中医院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青年男子周某某持刀将其母亲捅成重伤,更用刀子将妈妈的头皮整个一块剥掉。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拿刀挥向自己的父母了。(13年02月19日江苏卫视
)
视频链接: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2013-02-19/205162064421.html
为什么这起事件发生在医院?原来这是凶残儿子再次向父母痛下杀手。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儿子周某某因买房钱款就与父亲发生口角。一怒之下,竟然动起了刀子。掀开被子,一手持剪,一手拿刀。老两口手都流血了。受伤后的父母怕报警之后影响孩子的前途,他们并没有向警方报告此事,而是自己到医院进行救治。可是事情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宽容而平息。在这几天里儿子并没有对自己动刀子伤了父亲而感到愧疚,反而把父母的忍让和宽容当成怕了他,反而变本厉。于是就上演了追到医院再次向躺在病床的父亲和看护的母亲痛下杀手,躺在病床上的周爸,头上几刀,嘴上几刀,手肌腱割断,脚筋割断便知伤势不轻,而周妈的伤势更重,可能是过于惨不忍睹,视频中始终没有出现周妈肠子外露头皮被剥的惨状。
亲生儿子,还是本科大学生对父母如此凶残令人发指。
父母不给买房钱就下毒手,这无异于抢劫杀人。令人胆寒,他的任性而暴戾,对自己的双亲没有最起码的感恩,现在不是说他无法以平等、自然的姿态与陌生人相处,他对双亲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宽容。而应该说他早已对社会底线失去敬畏。这样的“怪胎”最初的基因,要么出自棍棒,要么出自宠溺,无涉其他。中国家庭教育,就是这样在棍棒与宠溺的两端之间,苦苦做着平衡术,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使其平衡的支点。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物质的给予不能取代心灵的呵护,而此时的父母对极其凶残的儿子,竟然还顾及到他的未来前程,也恐怕也只能是会让他彻底失去人性。七日内两次向父母下毒手绝非他脑子空白。他知道自己在要什么,也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因为他以为,比起弟弟他才是家里的骄傲,他才是家中的宠儿,不要说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大学,就是买房子也要先自己之后才是弟弟要考虑的问题,极端的自私自利使他内心彻底扭曲。
“常回家看看”“陪爹妈过年”是那么的温馨的话语,此时,被伤痛折磨得爹妈不会再有任何希望,爱与恨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不仅告诫他们,也在提醒我们,在教育问题上,存在另一种“致命”的空白。无论是阅读这一段筋剥皮的所有文字细节,还是看到躺在病床上周爸受访时的镜头,都给人们这样的印象:他们的儿子从来就没有出现的不是脑子空白,更像是一次情绪的地震式爆发。
此时此刻,对于躺在病床上伤心欲绝的父母,人们深表同情,也不无忧思。人们想到近年类似案件不时见诸媒体,其情节也常相似,大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或把关爱化为溺爱,或用棍棒体现教育,结果酿成悲剧。周某的家庭并不殷实,可以说为了儿子读大学,已经耗尽了家中积蓄,甚至不得不向亲友举债。
我们再次看到,一方面是含辛茹苦,倍加呵护,另一方面则是不知死活,心安理得。第一次被儿子所伤还想着他的前途,选择不报警。父母的舐犊情深固然让人动容,但这说到底是一种畸形的爱,它逐渐让母亲和儿子都习惯了物质的给予和接受,而忽略了父子和母子感情和教育成长中更为重要的方面。当他们倾其所有,为儿子营造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温室”,但这个温室的基础并不牢靠。由于“温室”里的儿子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扰,最终使之出现了巨大裂痕并崩塌。因为,周家儿子已经缺乏认识自己和社会所需的风雨冷暖、人情世故、生活挫折等成长元素。
在溺爱“温室”笼罩下的周某,对父母断筋剥皮,虽是个案,但也如一面镜子,映照并且拷问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除了知识的灌输,鼓励对成功的追求,我们是否对孩子得以自立和发展的心灵世界缺乏足够重视?周家儿子手段残忍,但终究还没闹出人命,今后还会苟活于世,至于能否“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真是难说。文/随意【原创】
感谢新浪博客首页推荐
感谢新浪草根首页推荐
感谢新浪博客首页(草根)推荐
感谢新浪博客首页(校园)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