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深圳龙岗中心城城市花园发生一场悲剧,18岁的高三女生小涵从8楼的家中跳下身亡。小涵的父亲在孩子跳楼的地方发现了一封遗书,密密麻麻写了两页纸,让人震惊的是,上面还写着:很烦,从上面跳下来万一没死再给我一刀。据知情人士称,小涵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在1个月前,因为学习问题上的矛盾,小涵与母亲有比较激烈的争吵,事发前一晚发生了争吵,小涵当晚就写了遗书。(13年01月12日 陕西电视台)
【视频链接】: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2013-01-12/151661973705.html
【事件回放】:11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龙岗中心城城市花园发生一起悲剧,18岁的高三女生小涵(化名)从八楼跳下身亡。知情人士称,其一个月前和母亲有比较激烈的争吵,自杀前留下一封遗书,称父母都不理解她。120急救车赶到后不久其已经死亡。龙岗警方称已排除他杀。
【随意评说】:“很烦,从上面跳下来万一没死,也要给我一刀”小涵的这一番话不难读懂,然而她内心有多少苦,有多少不情愿,是我们无法读懂的。面对学习的压力,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她放弃了对生的渴望。最近一段时间,"16岁“、“花季少年”是我们提及比较多的词,只可惜它没有给我们到来过的快感,取而代之却是阵阵伤痛,因为在90后这个群体中频发的自杀事件常常叫我们感到伤感。
对于小涵同学的死,笔者不愿过多描述她从8层楼纵身一跳的瞬间,因为它过于惨烈。但是我们却无法回避事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小涵同学表示自己学习压力太大,已经无法承受。打算以死解脱,但最终她真的这样做了。对于她来说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和痛苦我们不得而知。
究竟90后他们有什么压力?笔者或许明知故问。其实“压力”已经是能引起现代人类关注的字眼。因为,它随着经济的飞速的发展,社会的竞争的愈演愈烈,“压力”已经成为现代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于当代高中生而言“压力”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随着一天天长大、高考的临近,种种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压力”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当人感到的环境的需求已经超出了自身可以承受的能力,或者已经威胁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源自环境的任何物理的和心理的的需求必然发生冲突与矛盾“压力”也随之而来。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压力,他们不仅面临着学习成绩给他们带来的困扰。而且家长老师乃至于学校也会给他们带来空前的压力。对于日益成熟的高中生,即将要步入社会,经受更严格的考验,这也是成为他们压力源之一。
但是问题总是要看两个方面,“压力”的积极面在于,适当强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个体前进的动力。但“压力”的消极面在于,处于高压力下环境下的个体容易产生健康问题,小涵同学的事件便是典型的一例。它包扩生理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困扰,她在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如得不到正确的调节,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种种不良后果。关于家庭压力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已经成为青少年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小涵的死恰恰印证这一点。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更成为中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关键诱因,甚至有些人因巨大的压力而选择轻生的道路。
小涵同学的纵身一跳,告别了这个世界,同时也毁了一个家庭,彻底破灭了父母18年的含辛茹苦养育。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生命教育的缺失这一老话题,眼下不能等到大学毕业才进行心理干预,已经太晚了。况且这方面工作实在是太差,我们实实在在的呼吁,学校不能只告诉学生如何“冲刺”,却不告诉他们失败后如何面对。家长更不该把“爱”挂在嘴边,实际做法却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当自己在不断接受和吸收外界事物自我丰富的时侯,对孩子呢?便把“成绩”当成了一切,对孩子的“爱“也变得变得狭义和吝啬。
“如果没摔死再补上一刀”这一句请求,笔者听着有些不寒而立,反省一下!我们别总是固守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爱”的名义把孩子逼上不归路。看看吧,跳楼,服毒,自焚.....一桩桩一件件还少吗?无数条年轻的生命失去,难道换不来我们一刻的清醒吗?文/随意【原创】
感谢新浪草根首页推荐
感谢新浪博客首页(校园)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