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事故瞒报迟报是对人民生命的极大漠视

(2013-01-07 08:54:10)
标签:

杂谈

苯胺泄漏

瞒报

迟报

分类: ●随意社评

事故瞒报迟报是对人民生命的极大漠视

文/随意

    事故瞒报迟报是对人民生命的极大漠视
    2012年12月31日,位于山西长治潞城市境内的潞安天脊煤化工厂发生苯胺泄漏入河事件。长治市通报称,泄漏在山西境内辐射流域约80公里,波及约2万人。山西省政府今年1月5日接到事故报告时,泄漏苯胺已随河水流出省外。泄漏事件导致河北邯郸因此发生停水和居民抢购瓶装水,河南安阳境内红旗渠等部分水体有苯胺、挥发酚等因子检出和超标。民众质疑为何事发5天才通报事故,(13年01月07《京华时报》)

    山西省中南铁路吕梁山隧道发生致十余人死伤的爆炸事故严重瞒报责任事故还未平息,山西省长治市天脊煤化工集团再次涉嫌迟报又添新堵,招致社会强烈批评和不满。山西省如此瞒报、迟报事件接连发生,人们想不通,也想不明白。

   笔者已经注意到,日前的报道又是,“接到报告,领导立刻赶到现场,组织事故处理”,然而这只是事故已经发生了5天之后的所作所为,长治市这起苯胺泄漏事故发生五天后才上报至省政府。尽管当地在事故发生后采取了封堵、拦截措施,但仍有约8.7吨苯胺泄漏至浊漳河内,山西境内河道长约80公里受到影响,平顺县和潞城市28个村、2万多人受到波及,下游的河北邯郸市大面积停水,引起当地不少市民抢水储水。

    然而,责任方并不承认对事故迟报这一事实,强调一切是“按程序上报”,只因泄露没有出界故而没有上报省政府一级。那么现在的情形和事态的影响显然要比预判的糟糕的多,不仅出了界而且造成了河北邯郸市大面积停水,直接影响饮用水问题,当地还出现了商场矿泉水等水制品饮料抢购一空,事故在一时间造成的恐慌可见一斑。那么界外是这样,界内又如何?当地一位放羊的村民指着1月5日才在坝基上树起的一块“严禁人畜饮用河内废水”字样的警示牌说,他的羊喝了河道内的水后有腹泻的情况,事发后,他们也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换言之,所有的告知、提示或者通知都是在5天之后的杰作。现在是事故到了自己能力无法控制的程度,才不得不报。

    苯胺,是无色油状液体,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其毒性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人体若吸入或接触,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甚至还会造成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重度时还会昏迷休克,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关于这一点责任单位和当地政府比谁都清楚。笔者不禁要问对于如此重大事故采取迟报或瞒报意欲何为?

   5天是个什么时间概念?5天它足以叫一座城市土崩瓦解;5天足以上万人流离失所;5天可以让白骨成山。....然而他们为了私立或集团利益全然不顾5天有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如果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更高层级的党委政府就能及时调集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减轻事故损失。但是由于瞒报、迟报,错过事故的最佳处置时机,导致事态扩大,影响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严重的是,一些事件还可能因为瞒报、迟报而使调查取证更加困难,最终是受害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2007年国务院就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就明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对事故现场责任人向本单位负责人、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时间限度,作出了严格规定。监察部等七部门2007年还联合发出关于严肃查处瞒报生产安全事故行为的通知。瞒报、迟报仍不时发生,无疑是对国家法令的公然违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极大漠视。

   看来吕梁山隧道事故瞒报没有打醒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梦中人,他们依然故我能瞒就瞒,能骗就骗 ,企图一拖再拖之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在处理的责任人,在笔者看来不过又是几个替罪羊,山西省成为事故迟报、瞒报的“专业户”。对此,人们已经不仅仅只停留在怀疑企业的自律的层面,而是已经上升到怀疑当地各级政府的为民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因为企业的瞒报、迟报与政府的不作为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找事故瞒报迟报是对人民生命的极大漠视几个“替罪羊”掩盖不了企业的黑心和当地政府官僚的腐败。所以对于山西省出现的瞒报、迟报事件不彻查是难以给受害群众和社会公众一个交代,当地人民政府不为民所想所急,那么政府公信力又在哪里?文/随意【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