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学者刘燕舞,将为武大学子开讲座《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刘燕舞长期从事农村社会学与乡村治理、农村社会工作等领域研究。2010年因调研农民工返乡问题,他走访贵州、河南、湖南等省份,意外地发现农村光棍非常多。他说:“在农村地区,很多村都有一辈子娶不到老婆的光棍汉。在一些贫困村落,这种情况更甚。在我的研究里,我将年龄超出30岁尚未结婚的农村男性人口称作农村光棍。和城里不同,光棍在农村属于弱势群体。”(12年11月16日《长江日报》)
在我国一些偏远农村,青年男子超过二十五六岁娶不到媳妇,就成了家里的“老大男”,通常被戏称为“剩男”。我们从表面看到的是他们条件差、文化低、懒惰、游手好闲等都是造成农村大龄青年娶妻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大部分人为了这件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伤透了脑筋,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其背后又是怎样的苦楚?如此之难难在哪?归总一下有三难
高额彩礼难以承受第一难. 目前大部分地区都进入农闲,然而要忙忙活事也不少。适龄小伙讨老婆娶媳妇也是少不了的,与此同时发生的就属退亲得多。这是由于彩礼过高,承担不起所以只能选择退了这门亲事,在农村情投意合未必最终双双对对,父母之命不在话下,而父母看中的还是财力的分量,笔者到过农村记得8年前哪些地方彩历史3万至5万,先现在一问基本到了10万女方家里开出的彩礼单除了房子、首饰、家电外,另要8万元彩礼钱,无论如何这都是难以承受的资金压力,这种睡着船高的速度是没有想到得惯有为什么这么高笔者问过在北京打工姐姐,她告诉我彩礼都在涨这是个事实,她家有个弟弟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她直言告诉我要彩礼不是为了她,而是在为弟弟做打算,当他将要结婚时彩礼还不知要涨到什么程度,所以父母一定要把自己结婚时的彩礼钱存下,以后再添一些为了给弟弟结婚用,笔者看到,彩礼就像滚雪球是在越滚越大。如果没有彩礼结婚必然是件难事。
外出打工致男女比例失调第二难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女性纷纷涌入城市务工,使农村男女比例失调,农村男青年的择偶空间大大缩小。尤其是大龄男子虽然也有不少男青年也来到城市,但仍有许多男孩子他们受年龄、文化、思想观念等影响,无法迈出家门,要想在家门口娶上媳妇困难重重。如果在当地娶媳妇,房子是男方必须准备的。现在女孩外出打工和学技术的很多,很多女孩过惯了城市生活后都不愿意再回农村找对象结婚,哪怕是没房子也愿意在城里结婚落脚,这样一来,留在农村帮着家里干活儿的男青年就失去了竞争力。手里有钱的还好说,上门提亲的也有,那些没钱的小伙子就只好打光棍了。
攀比风盛行是老大男娶妻第三难 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攀比之风,现在的农村女孩找对象的条件也越来越高了,这可苦了一些本来挺优秀的农村小伙儿。一部分家庭富裕的找对象还容易些,但结婚后,也被“抄”了半个家。家庭不富裕的小伙儿,结婚后基本就是负债累累了,个别极度贫困家庭的男青年只好打光棍。大部分女孩看重的还是男方有没有足够存款,这恐怕不是拜金而是生活所迫,如果靠借款娶媳妇,姑娘们基本是不会选择的,因为一结婚就得跟着拼命干活儿还外债,这样的日子不好过,父辈们曾经就是这样过来的,当你都上了学,看到的却是爸妈结婚时借款还没还清,这一切她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到了她们这种苦谁愿意受啊!
不否认,在大多数农民的头脑中,给儿子娶个媳妇,早点抱上个大胖孙子,仍然是他们的人生理想,他们依旧把子孙满堂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可是这样幸福居然也是如此艰难。而且会越来越难。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