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日上午,岷县四中正在考试,该校九年级学生杜瑞涛(化名)将手机带进考场,监考老师杜晓勇没收时遭到拒绝,随后对其进行体罚,双方冲突过程中杜瑞涛拿出口袋中的水果刀扎伤杜晓勇的右腿。经医院后诊断,杜瑞涛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杜晓勇为右股部锐器伤,目前均在医院接受治疗。而对此事,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当地派出所已介入调查。(5月11日 《兰州晨报》)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2-05-11/035524399108.shtml
同学被施暴体罚,老师又被刀子刺伤,这一幕无论它来的有多么惊心动魄,都是人们不愿看到的。特别是在期中考试期间,影响面之广,负面效应之大可想而知。是手机惹的祸不假,至于谁对谁错,恐怕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然是非总会有直。好在双方没有性命之忧,这也叫笔者措辞有了些收敛。
但是就目前校规的频出,特别针对手机一事的明令禁止带进校园,不仅社会上多有微词,笔者也隐隐约约感到离极端事件的发生已经不远了。所以此前就有两篇博文《华侨中学没收学生手机有何不妥?》和《21名学生被“开除”都是手机惹的祸?》就如何有效的对学生手机如何管理谈了些自己的看法,其中既对学生要自律提出了希望,也对校方实际做法埋下的隐患表明了担忧。其中提到:学生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要理解校方对手机严控的做法,难道我们不该想想,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手机娱乐、上网聊天上,忽视了自己现阶段最该做的事情,现在是求知解惑充实自己的时候,别忘真的会玩物丧志呀!对手机的依赖,荒废学业,这是在浪费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难道不该是自省自律的时候了吗?针对校方的做法也指出:这不是一道禁令所能解决的,其实我们目前对手机的认识、使用也还在初始阶段,所以对娱乐内容偏好实属正常,如果此时过于放大它的弊端,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次发生在岷县四中中考期间,丝毫不感到奇怪。因为她一定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据说该同学各科学习成绩还说得过去,是不是听话的乖孩子笔者不得而知,但最起码算不上浑孩子,不会对于老师的善意批评就横眉立目。学生有错是当然的,因为他确实不该把手机带进考场,更不应该在考试时间未到或未交卷出考场就摆弄手机。这样一来不免让监考老师会产生作弊之嫌,老师此事的态度不会和颜悦色,严厉的呵斥反倒让学生自己已经被别人看成了作弊。就容易把原本没有的事给做实了,做到心平气和是难了,一种抵触情绪油然而生。
但如果说学生先动手打老师,笔者有些犹豫不决,因为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他一定觉得自己有错,内疚和不安会有的,面对严厉斥责有抵触也是正常,但是在考场之上动手先打老师,他不会不考虑后果,因为这样一来就有被取消该门的考试成绩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打老师理由没有支撑点。
反而,是老师在批评无果情况下感到师尊受到挑战,恼怒动手“教训”都有可能,否则学生怎么又会被激怒用刀子刺向老师。好了,如果这也不成立,那么在楼道里闻讯老师被刺伤四位老师群殴这位同学,拳脚相加又该如何解释?16只拳脚汇成的肢体语言,总与教师的身份不相宜,也与师者传道不搭界。如果监考老师是“零时工”另当别论。
笔者对岷县四中副校长的言论不能支持,什么叫“这个事情就是学生在玩手机时情绪比较激动造成的,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是学生玩手机而不是作弊,老师起初的说服教育可能有些方法上的不妥,那么后来老师群殴该同学,就是小事吗?在这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错了!就向对方赔礼道歉,知错就改不丢人。知错不改还在那里无理搅三分才是丢人!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