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老总开会的时候当众骂我们两百多员工脑子‘装大便’,这对我们是种侮辱!”昨日,南海区强群公司这家有着19年历史的鞋厂,忽然间停下了生产,两百多名员工因为副老总的一句话集体停工。对于工人们的指责,该厂林姓副总经理解释称,他当时的确提到了“大便”,但实际上是为教育员工要明事理,不要给人说笑话。(4月17日 《广州日报》)
因为市政规划,企业要为此让路;因为要道路建设,厂房要搬迁他地;因为厂子要被拆,职工们要多行两公里上班。不要说职工们心中不悦,其实老板此刻的心情也未必好受。虽说有补偿,但实际损失还是相当的大。如果是白手起家,在这近20年的光阴里他们所尽的力并为之所付出的,由此而产生的感情是旁人无法体味的,因为这种情感不止老板们会有,为维系家庭经济,支撑家庭生活的做工者一样也有。也许他们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其中有一点相同就是他们对老鞋厂留恋。
其实,企业为发展中的城镇建设让路,厂房要为市政建设让路经常会发生,已经没有什么新、特、奇可言。为此有可能厂领导憋屈,职工们抱怨实属正常。在强群鞋厂发生的200名员工集体“罢工”事件中也许有员工,对增加路途的不满,也许有对补偿方案表示不悦的。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激怒员工“罢工”的情绪。而激怒员工,正是厂领导(副老总)的口无遮拦,侮辱性的语言“不想做就滚,你们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大便!”
无论后来领导为此如何辩解或指责记者在断章取义。都是不可能掩盖这位领导或者说企业高级管理层,对员工的不尊重和践踏他人尊严的事实。我们姑且不论接下来的员工诉求是否合理,但是对员工谩骂污言相对的确反映了当下企业老板与员工。高层管理着与员工实际关系的一个侧面。大家知道企业内部的矛盾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不断提倡建设企业文化,加强人性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的现实社会中,为什么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冲突依然频繁发生,冲突又源于什么呢?笔者以为:
首先,是企业没有工会组织,有的也是形同虚设。
为什么要把它摆在首位讨论?原因在于工会组织是代表职工利益,反映职工诉求最直接的管道,也是企业领导者维系企业健康发展的纽带。可是我们遗憾的发现在中国的企业,高喊“职工是企业主人”情形下,有工会组织的也是个摆设,职工代表大会,不是谏言者的集思广益,他们仅仅是被绑架的“举手团”,一些被推向台面的“群众演员”烘托主角完成表演。演好了是一己之功,演砸了众人担责,因为你也举手了。这是有工会组织的企业,没有工会组织又当如何呢?他们确实少了众人担责的可能,但是员工却是有苦衷无处诉说。强群鞋厂或许就是如此,由于厂子搬迁已经出现的职工心态不稳,而此时企业领导者与职工之间存在的利益诉求和目的的实际差异,没有缓冲地带,加剧了矛盾的激化。其实笔者也意识到即便强群鞋厂有工会组织又能何用?
其次,老板对员工缺乏应有的尊重。有时我们很容易被假象所欺骗,
有时一次的共进晚餐,一场同台合影,就误以为是一家人了,非也!无论他是穿着什么颜色外衣的“资本家”,追逐利益是永恒的。老板与员工他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对立,而不是为相互的利益进行合作,这一事实是不会改变的,百年来就从来没有改变过。包括现在被人们常挂在嘴边的“科学化管理”也不过是鼓励劳资双方共同致力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在做大的蛋糕中双方都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仅有激励机制就可以使职工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吗?
显然不是,笔者在大学期间选修“西方经济”就读到过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适时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指出,每个人都有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这就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从激励的角度来看,没有一种需要会得到完全满足,但只要其得到部分满足,个体就会转向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如果希望激励某人,就必须了解此人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在此之上的需要。这是什么,这时企业领导者对员工起码尊重。在本事件中笔者也注意到,副老总在传达搬迁精神中提到了三个不变,即“工资不变、福利不变、待遇不变”,看似无懈可击,但他根本就不懂员工的真正需求,他们要的是正真的人文关怀和起码的尊重,而不是无端的被污言秽语所伤害,而这种尊重又不是金钱下的激励机制所能实现的。
其三,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低下,加剧了矛盾的激化。
其实,企业内部领导者与员工的冲突是一个不会休止的话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领导者需要更多的智慧,如果把这项工作转嫁到员工身上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所以承担此重任无疑落到了管理者身上。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影响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对此笔者以为: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水平高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决策是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决策的水平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水平。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层组成人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管理者的思维高度,从而决定了其所做的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水平高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有了良好的方针政策、方针、计划、方案后,必须进行有效的落实。企业的执行力的好坏与企业管理者的高低休戚相关,企业管理不能仅限做计划、做方案,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处,体现出执行力。
事实上企业管理者自身水平高低对企业人才影响的注解。拥有良好的战略和优秀的人才队伍,企业才会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群鞋厂副老总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如果这也是高级管理人员,那么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可见一斑。
其四,信息不对称也是诱发矛盾的因素。
对于企业来说领导者与员工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任何一件信息和决策都关乎到企业的每一个人,但毕竟为此要承担的责任有天壤之别。强群鞋厂,在迁址这一问题上,显然存在着领导者与员工考量差别和角度差异。并非每个人都了解政府征地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不可违性。但是由于工作的视乎或者以为员工根本就没有必要了解这些,却低估了员工理解力有可能有助于工作的实际开展。当然原因还是骨子里还是对员工的不尊重。
笔者这里要说“不想做就滚,你们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大便!”的类似语言,可不是仅仅出现强群鞋厂,比这更加污秽不堪也不在少数。人们也许在未来都无法解决企业领导者与员工的固有矛盾,但是无论是老板还是企业管理者最起码要懂得做人, 可曾想过当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同时是否也会感到对方的尊重呢?我以为是这样。
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