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2点多,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名大一女生从5楼坠下,眼看着女生即将重重地砸在地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学校学工处女处长张卫赶到现场之后,伸开双手接住了坠楼的女生。两个人倒地之后,立即被学校送往附近医院救治。目前,坠楼女生并无大碍,女处长鼻梁以及双臂受伤,并无生命危险,已回家疗养。(3月8日《扬子晚报》)
清晨,起来打开电脑,第一时间看到的便是这样一条感人的新闻,读完文章眼睛有些湿润了,那种感动难以言表,写一段文字表达此时的所思所想。
【事件闪放】
“不好了!张处长!有学生要跳楼!”这是张卫老师昨天下午2点多接到的一个求救电话。
张卫老师踢开椅子,冲出办公室,一路小跑直奔现场。
“孩子!有什么想不开的跟张老师说!别冲动!”这是张卫老师大声地叫嚷着。
“哎呀!啊!不好!”在尖叫声中,就在众人捂住了双眼,将头扭向一边。就当人们以为惨状不可避免的时候,绝望的时候,张老师冲出人群,抬着头,双臂伸开,坠楼的女生没有砸向地面,而是不偏不斜地落在了张卫的手臂里。
两人都重重摔倒在地,女生躺在了张老师的身上。
就在有人喊出“快救人!”时,张老师和坠楼女孩艰难地爬了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张老师太伟大了!”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赞美。
【随意评说】
“张老师太伟大了!”真是这样,此时一切附加上的赞美之词都不为过。张老师用双臂接住的是一个女孩,挽救的是一条生命,但此时张老师更是用双手托起了“人性大爱”的一片天。
或许有人要问张老师的瞬间凝聚的力量源于何处?难道她不知自己是在用血肉之躯与死神抢夺生命?然而当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所形成小宇宙使她无所畏惧,她用行动传递给我们“爱心”的表达不仅仅限于自己和家人,而是要感受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当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要在自己眼前消失的时候。张老师内心升腾着“我不能什么也不做,看着她消失。”
张老师是把尊重生命,护佑生命,把生命提高到最有价值的地位和最高境界。
笔者在这里把她称之为“最美教师”。“最美教师”的壮举,是再一次对我们这个和平年代牺牲和奉献精神之可贵的最新诠释。人们说她“伟大”源自人们对爱与善以及正是当代人对相互关爱、尊重生命的渴望。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提升生命意识可以激发社会向善力量的原因所在。
记得在赞美“最美妈妈”吴菊萍时就有人说“爱的世界里没有力学。同样,爱的世界里也没有“数学”——划算不划算的加减乘除,得与失的斤斤计较”。当沉浸在“最美教师”又一次用爱托举生命的感动中,我们再次品味这段话,一样会感受到助我们前行的推力。
笔者以为,“最美教师”的壮举,这与当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再一次告诫人们,只要我们能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迷茫中的“花季少年”就不会轻易地选择轻生,情感纠葛中年轻夫妻便不会把孩子成为“愤怒的牺牲品”,“挥刀弑母”和“泼油火烧毁容”等等这些“生命之痛”的恶性事件可能就不会发生。
我们现在虽然仍在为那些泯灭人性的犯罪行感到心痛和不安之,但是,这一刻“最美教师”的感动事迹带给我们莫大的温暖和慰藉。人们被她刹那间的奋不顾身而感动,被她挽救生命瞬间爆发出的能量所折服,重要的是人们为人性光辉的美丽绽放而深感骄傲。细细想来人类之所以历经重重灾难而生生不息,不正是因为这高贵的人性光辉吗?
“最美教师”的壮举,是对和平年代牺牲和奉献精神之可贵的最新诠释。“最美妈妈”之所以称其为“伟大”,源自人们对爱与善以及对当代人对相互关爱、尊重生命的渴望。无论物质财富怎样增加,真诚、善良、友爱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永恒的主体。
此刻,笔者希望被救的女孩倍加珍惜“最美教师”为她拾回的生命,尽快从迷茫之中走出,拥抱明天和即将到来芬芳吐艳的春天,去传递这种“大爱”。
最后,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向“最美教师”张卫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并祝张老师早日康复!
文/随意【原创】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p/2012-03-08/034424077595.shtml
***** ***** ***** ***** ***** ***** *****
后续追记:
在后来记者进一步了解获悉,实际参加这次女大学生跳楼救援的还不止张卫老师一人,特别是另一位阮桂娇老师,两人同时伸出坚强的臂膀,接住女学生,“最美教师”她们当之无愧。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2012-03-09/032024083924.shtml (2012.3.9)
昨天,不止有一拨来访者打扰了张卫所在病房的宁静,这些客人为这位最美老师带来了一些问候,鲜花也渐渐将这间小小的病房填满,但让所有关注张卫的人们开心的,是这位躺在病床上的老师昨天被南京市文明办提名为3月份的“中国好人”候选人之一。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2-03-10/042924090655.shtml (2012.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