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是一名网球运动员,我来到这里比赛并不是为了我的国家,”在印第安维尔斯的赛后发布会上李娜说道,“我仅仅是在打自己的网球,我努力做到最好那是我的工作,如果之前有时候我说谎了,我想说其实我那么干自己也感觉不舒服,而且我知道如果你撒了一次谎,那么你以后就要再撒几十次谎去圆之前那第一个谎,而我真不想那么做了,我也知道我说了真话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恨我讨厌我,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自己终于放松快乐了。”(3月13日《郑州晚报》)
这是北京时间3月12日在WTA皇冠级赛事巴黎银行公开赛第三轮,李娜作为赛会8号种子对阵郑洁,结果李娜以6-1/6-3的比分轻松击败郑洁,挺进16强。
别看在WTA2012年2月27日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李娜的世界排名第八,郑洁则排在第33位。但是两位此前有过的四次正式交锋中李娜均已失败告终,这回是首次战胜郑洁。从目前二位的实力李娜获胜在情理之中,况且是同门说来不会高兴到心花怒放的程度。但是有两点还是让她有些得意,一是首次战胜郑洁,二是战胜郑洁后顺利进入16强,据说有些对李娜构成威胁的对手病倒了一些,所以在此次赛事中夺冠还是极有可能。这一切足以叫李娜心中愉悦,于是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国外记者“为什么你表现得比别的中国运动员更能畅所欲言呢?”极有针对和攻击性提问,说出此言果然中招。一时间激起千层浪。
如果只针对本次职业巡回赛,李娜的此番言论其实没错,因为她正在以个人身份参加职业巡回赛,而不是在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或者联合会杯的时候来说这些。可惜的是李娜的表述与我们善意的理解偏差深远,叫人不误会都难,况且她自己也不愿意别人误解,多少有点“我就是这样想的,我就这样说了”犟脾气。难道这就是我们见到的李娜?
特别是对自己以前的言论是否有说谎的成分的表白,多少还是叫许多人有些诧异,事实上它比“比赛不是为了我的祖国”更伤人,人们不由得想起李娜红土地夺冠后对孙晋芳的真情告白,人们看出也确信“感谢”是由内而发的。可是现在叫人开始怀疑了这番话的真伪。
笔者由于早期与体育中心网球管理部门有过合作,深知网球起步的困难和10多年所走过路的艰辛,当时不要说外国人认为中国人不会打网球,就连我们自己心中也没有多大底数,从上至下没有太多人看好,微乎其微经费要使中国网球打下一片天地,困难重重,通过找赞助办刊物,租场地搞比赛,为了2、3万元赞助也要跑断腿、磨破嘴,终于使《网球天地》中国第一个有网球类专门刊物面世了,保证了网球这项运动的最大限度上的宣传和推广。这些经历作为运动员未必知晓。
即便如此中国网球今后会怎样的未来?谁也说不好,就在此时孙晋芳接管了网球管理相关事务,就在中国网球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情况下,大胆的提出了网球职业化,当时就人说太冒进,连走都不会怎么就要跑呢?后来通过各地收罗人才,终于带出了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一批好苗子,经过参加一些低级别的比赛,让这些队员们逐步适应国际大赛环境。一路走来,中国网球参加世界大赛从无到有,局面从此改变。2006年郑洁、晏紫搭档成为中国第一对获得大满贯女双冠军的组合,着实叫世界惊叹!单飞后他们从没有排名到一路攀升,特别到李娜夺得澳网亚军,紧接着红土地摘桂,确立了中国网球在世界版图的一席之地。如果没有当初冒着高风险探索,中国网球没有今天的辉煌,这些“金花”恐怕也难这般耀眼夺目。
为此,国人兴奋不已,尽管有些比赛不是代表国家队出赛,但人们依然把她们每一次的完美表现,都视为这一代中国人现代风貌的展现。国人感谢她们,因为她们让世界多了一面了解中国。记得就在李娜把自己礽在红土地上享受它的炙热的瞬间,有太多的国人眼含热泪。这一刻,人们忘记了李娜对着爱他的观众无礼的态度;人们忘记了让记者在烈日下苦等数小时,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的场景;人们忘记了面对中外记者时的内外有别,不是人们忘性大,而是对她们那一刻为中国人赢得了尊严,真情实感的流露。
虽然人们可以对“比赛不是为了我的祖国”之说给予再大的宽容,但挑明说自己过去种种不过是谎言,多少有些伤及人心,作为运动员一门心思的打好球没有错,或许对中国网球发展就了解过少了,特别是对她们这一代人,国人凝聚了太多的情感,然而她们并不知道这支团队背后孙晋芳带领着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之付出的辛苦。在外国人眼中,看到不仅仅是冠军,大满贯得主的中国“金花”,而是对原有看法的彻底颠覆“证明了中国人同样能打好网球”。郑洁对此表示:“我相信他们对中国运动员的尊重和了解会越来越多的。”
但是,仍然有一些不怀好意国外记者,别有用心设计问题,而李娜的此番言论正中下怀,极有可能不断的放大它的负面效果,挖空心思的发挥诋毁之能事。李娜此时所谓“直率”的真情告白,也正是他们这些人乐见的。
同是在两会期间,两年前的此时周爽夺金后的感谢爹妈没有提及祖国,虽然遭到体育总局领导大批特批,但是国人绝大多数站在周爽一边,为什么?她懂得感恩戴德,虽然只感谢爹妈但依旧暖人心。但是李娜的此番言论还叫许多人的胸口感到丝丝凉意,时间上的巧合,但是人们心情相差甚远。
两年来人们已经不再刻意挑剔有没有“感谢祖国”,只要知到自己是谁就可以了,至于要感谢谁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事。然而当你一旦成为公众人物,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榜样和楷模时,平时的随心所欲就要收敛,不错,李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她自己的天赋和后天努力,说实在的背起行囊走天下的辛苦与不易大家也理解。但是拿着“直率”做幌子恣意伤害与你有恩的人,这恐怕不是一个公众人物的风范!对热爱自己的球迷们也是一种戏耍,
人们喜欢费德勒,除了他无人能及的骄人战绩,还有他那谦卑与随和,以及不拒人千里之外品格。
人们喜欢瓦尔德内尔,不是因为他靠一己之力,阻击“中国乒坛力量”,而是他辉煌时总不会忘记曾经的中国短期训练和指导教练带给他的成功。
人们喜欢乒坛游侠萨莫索诺夫,不是他身边无教练和随员,一个行李箱几乎就是他全部的特立独行,而是他在赛后总是先伸出手握向对方的绅士仪态。
人们也喜欢郑洁,不是因为她有银铃般的嗓音,而是她善意接纳、张弛有度的明星风范以及赛场上不知疲倦的奔跑。
他们在荣誉面前,始终不会抛弃国家概念。
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人说话,更没有理由挡着人家说真话,如果把“不代表祖国”抽象的提炼出来视为“真话”,那么说此话的李娜以及追捧此番言论的球迷,不是搭错了筋,就是跟错了风。
此时我们到不应该更多的责怪李娜,作为一个超级明星,更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当下中国社会一种缩影,重要的是我国现行的运动员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需要反思,如何定位球品与人品相得益章的价值取向。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