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科大"考试明码标价”后果有多严重?

(2012-01-12 08:44:31)
标签:

东科大

考试

明码标价

草根声音

校园教育

杂谈

分类: ●随意社评

 

   

 东科大"考试明码标价”后果有多严重?

文/随意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一学生在齐鲁网《阳光连线》中曝料,称“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考试明码标价”。该帖称:“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东校有一位老师期末考试明码标价收费,考试不及格的同学给老师送200元钱,老师就会把答案和试卷给你,让你照着答案改到试卷上。”校方称,暂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老师收钱的情况属实,他们将做进一步的核实。(1月10日《济南时报》)东科大"考试明码标价”后果有多严重?

    看到这样的消息笔者真有为山东科技大学鼓鼓掌、叫叫好的冲动。难道不应该吗?太应该了,这样一来即为期末考试过不了关的学子们解了忧,又可以为老师创收,这样的“双赢”有什么不好?学生们可堂而皇之的过关,老师也可通过额外收入贴补家用或者其他。但是,试问当学期的考试变成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我们的天之骄子还能有动力学习吗?我们的教育还有尊严吗?

    这样的“考试明码标价”的挂牌价,有没有上下浮动笔者不知道。但知道它标出了教育的堕落,老师的失德,学生求知的贫乏,让尊重知识变得一文不值。不论是曾经的我们,还是现在学子们,踏进大学之门的那一日心中都会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这里不仅仅表达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还有对那些老师的尊重,大家想着这里不会物欲横流,在这样的至高至上学术殿堂,人们可以放飞理想、这里是追逐梦想的开始。

    然而考试挂牌“考试明码标价”,又一次颠覆了人们对老师特别是大学老师的理解和认知,此刻在大家心中,有多少老师瞬间变成了道貌岸然的骗子。人似乎也慢慢明白了学子们有没有可能“挂科”,也许有时不在于同学们是否用功,而在有老师给他自己定的创收计划有多高。所以我们在这里不得不怀疑老师本身就有让一些同学“不及格”的别有用心。可笑的是我们这些还执着的为一个学历孜孜不倦,苦苦耕读的时候,有的老师已经开始偷着乐呢,人家早已在嘲讽我们迂腐。我们所重视学历和成绩单,在他们那里已经成为“明码标价”收入的对账单,只是我们浑然不知。

    其实,从学生身上获取不义之财的也不是山东科技大学这位老师所独创,事实上,巧立名目把眼睛盯住哪些平时不够用功“逢考必挂”的学生大有人在,老师也懒着给他们解疑答惑,而这些同学也学会了变通,他们懂得金钱在购买学分上也一样好使。不仅如此,前不久不是就有“想当班干要送礼,拿了奖学金要提成,毕业证拿中华烟来换。”的“最牛x老师”吗?这样说来山东科大的老师的科目,与前者相比还是少了些。然而,对尊重知识的亵渎,对老师形象的毁灭则更有杀伤力。因为在这个事件中,不仅让教师已成为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也将会使师德名誉扫地,它丧失了老师为人做事起码的羞耻心,在社会上极易产生不良反应,这里不仅有损社会对于大学教师的印象,同时对大学教育的怀疑进一步加深。最糟糕时当今后的大学们毕业后择业时,不仅自己多了些忐忑,也会使用人方多了几分猜疑。在人们潜意识中“学历,是不是都是用钱买来的?”破坏了人们彼此间的最起码的信任。或许衍生出来社会问题以及教育与社会实践中的并发症比我们想象到的还要多。

    学校设置考试,应该是为了考察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他们好好学习,补考、重修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使用的手段而已。如果把考试这样明码标价,岂不是告诉学生们“没有不能过的考试,只有交不起的‘过科费’”。而让我们困惑的是,这些老师明里暗里地给学生大开方便之门真的是为了体恤学生不挂科还是另有缘由?这些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学生成绩不好时只能依靠这样的手段帮助学生了吗?这才是从骨子里的害人害己。

    笔者以为“考试明码标记”从学生身上获取利益,表达着老师抛弃了为人师表的师德,放低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在一心向学的赤子之内心和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的背后,他们在开始解读“人民教师”的另一面?

    虽然,净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队伍素质,有些老调,也没有创新,但是它确实是中国教育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在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重要了....,

文/随意【原创】

  

东科大"考试明码标价”后果有多严重?

东科大"考试明码标价”后果有多严重?东科大"考试明码标价”后果有多严重?东科大"考试明码标价”后果有多严重?

      后记:该文由草根伯乐(林子)、校园伯乐推荐到首页,感谢编辑的抬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