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生校园互殴出命案“校园霸凌”风气炽盛

(2012-01-09 08:22:10)
标签:

学生互殴

死亡

校园暴力

校园霸凌

草根声音

青葱校园

随意评说

杂谈

分类: ★随意时评
   

 高中生校园互殴出命案“校园霸凌”风气炽盛

文/随意

 

 

    1月6日下午放学后,宣威市某中学高中部男生宿舍内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一名高三学生被同年级的学生用刀捅伤,因伤势严重抢救途中不幸死亡。昨日,记者在该校的百度贴吧等地方搜索发现,相关内容的帖子已被删除,尽管如此,此事还是在当地各所学校间飞速传播。目前,宣威警方已介入案件调查。(北方网2012年1月8日)

 

高中生校园互殴出命案“校园霸凌”风气炽盛   【事件回放】该中学一位姓宰的高三年级男生,事发当天带着几个同学去高三的宿舍“收拾人”。据同学们讲“姓宰的这个同学在我们学校还是有名呢,当天他带着七八个人打一个学生,后来被打的学生实在受不了,就掏出跳刀朝人乱捅,结果就把其中一个给捅死了。”据了解,这名被捅伤致死的学生姓陆,家里是做生意的,拿跳刀伤人的学生姓宴。事发后,当地警方已赶到事发点进行勘查,目前,学校和遇害学生家属正对善后赔偿等事宜进行商谈。针对前日的杀人事件,学校老师及学生会的人都私下要求学生们:“不许乱传出去,更不能上网乱传。”

  【观察思考】由于警方介入后还没有给出这起案件的结果,我们无法知道因何事引起的这场学生间的互殴,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校园暴力的严重,“校园霸凌”的风气在校园风气炽盛。因为基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总是喜欢以“收拾别人”来寻找某种刺激,这是“校园霸凌”的表现特征。所不同是在这次“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一方没占到便宜,其中一位还丢了性命。这是由于起初被打得同学,提前就有防备,故而备有跳刀(弹簧刀)以防不测,看来这一伙“校园霸凌”在校园横行已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才“有名”。

   “校园霸凌”的现象在国内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霸凌”这种学生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却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之中,发生这些同学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所以“霸凌”是学生间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通常会发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对称的学生间。

   由于我国周边地区如台湾、韩国、日本学生影视剧的产量高,所以“校园霸凌”的内容时常就会出现,几乎成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实这不是着意刻画,而是真实的存在。在我国不仅“校园霸凌”非偶发事件,它已经成了校园长期性,多次发生的事件。通常情况下被霸凌的学生,会重复发生,并不只一次地被欺负。另外我们还要看到“校园霸凌”也不是专属男生,在女生当中也为数不少,她们区别:男生往往表现在暴力霸凌,而女生则常常是言语霸凌、社交霸凌。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霸凌”又成了校园网站也成了他们“霸陵”工具的一部分。

  事实告诉我们“霸凌”在许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但主要是发生在家长和老师无法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时候:如上下学途中、午休时间及课程休息时间、体育课时间、放学后、在厕所中、有时在校车上也会发生。也许在过去我们从日韩和台湾的影视剧中才可以看到,现如今在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中就可以常见,特别是暴力霸凌有所抬头,而这种“霸凌”对学校和受害者也最具有伤害力,并且危害性极大。

最糟糕的是社会上黑道也介入其中,使得“校园霸凌”有升级的趋势。在所有的“暴力霸凌”情况中,以校外黑道介入霸凌事件对校园的伤害最为严重。从去年的“我爸是黑社会”的事件中就足以表明这一点。

   “校园霸凌”一方面成了一小部分人寻欢作乐的“下酒菜”,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常被“霸凌”同学有了以死相拼的激烈情绪,所以可以说“校园霸凌”的蔓延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严重者会毁掉学生的人生。这里不单单是受到“霸凌”的学生会产生情绪问题、课业问题,就是进行“霸凌”的学生亦有许多不良影响。

   “校园霸凌”对霸凌者而言:有暴力倾向,容易引起更多纠纷与打架事件会有破坏公物行为会有窃盗行为出现较会出现吸烟行为吸毒行为会比一般人高会旷课、逃学会携带武器反社会行为倾向比一般人高:对被“霸凌”的同学来说:丧失自信心,在学校常有害怕之情绪,因对学校产生恐慌症而旷课容易做恶梦,或者有睡眠不足情况易有忧郁症的倾向会产生自杀的想法学业成绩下降:同时对其它旁观者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霸凌”会在校园中营造恐惧、不互相尊重的校园风气。破坏了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目前还存在一种不正常现象,就是被霸凌学生家长,除了靠转学躲避外有的,还提出是否让自己的孩子带上武器再被霸陵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绝对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特别要指出的是霸凌对青少年以后的人生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台湾曾有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在中学时期有霸凌行为的学生,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会在24岁前,会有偷窃、吸毒、伤害等犯罪行为。为了解决校园霸凌,台湾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针对性极强的出版了《反校园暴力霸凌手册》,用来指导学生如何学会保护自己。当遇到霸凌时,受凌者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明确坚决地告诉对方 “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请你立刻停止你的行为”之类,让霸凌者知难而退。应当说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要根除“校园霸凌”还远不够。

   我们从该起“学生间的互殴致人死亡”事件,不难看出“校园霸凌”的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如何建立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的问题上,隐藏在在校园内的“霸陵”却被我们忽视了,主观上是校方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总认为学生间难免磕磕碰碰,特别是都是“独生子”或“独生女”个性张扬,所以他们之间发生些摩擦是在所难免的,当然不会意识到其中的危害以及它所带来的后果。

   如果,我们今天还以为“学生间的互殴致人死亡”只是一件偶发事件,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几乎每一起霸凌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家长、社会对孩子关怀不足的问题。真正能避免青少年遭遇霸凌的方法,在于学校、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广泛警觉。家长在“潜伏期”介入霸凌事件是最有效的。

  很可惜,由于家长的公务繁忙或粗心大意,若孩子不主动求助,往往要等到“爆发期”才知道,这时被霸凌者的身心已遭受严重伤害。尽量避免以打骂的威权方式管教子女也很关键。因为施暴者多是出于挫折情绪不知如何排解,从而在同学中找好欺负的对象发泄。

   在该事件中校方要求“不得外传”,在报警的前提下,如果是为了保证期末考试不被干扰的有序进行,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为了掩盖事实那后果一定会很严重,通过本事件“还校园美好的天空和净土”实现过程没那么简单,但是我们对校园是否已经存在“校园霸凌”而出现的校园暴力必须有所警觉,要早防治、快根除,否则晚矣!

文/随意【原创】

  后记:该文由新浪草根博客编辑部的博乐宋客,推荐至新浪草根名博首页,深表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