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城市信报》报道了一则“为谋财用毒弩将一名炫富的大学生射杀”消息,一时间在网上引发热议,虽说很多网友看后表示吃惊,但笔者却发现一种非常诡异的现象,那就是没有太多的人指责本案中用弓弩射杀学生的犯罪嫌疑人,而一边倒的指向炫富的被害人“为什么他被杀,因为他炫富”的学生。而且有关媒体报道也在“学生炫富招来横祸”上大作文章。我们究竟到底要搞清楚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不谴责因仇富而杀人的犯罪行径?而指向被害者的“炫富”呢?
其实,这种诡异的现象出现也并不奇怪,原因是我们价值观混乱,“气人有笑人无”在我们内心纠结,在社会上进扭曲的发展和蔓延。我们既可以一会说“富人们为什么总要装穷”,指责人家条件好的,却是整天装穷、装无助,脸皮有时还耍厚!为什么有钱的都要装穷。我们还可以一会又说“他们只会炫富”,一帮暴发户,拥有着社会资源,只为了自己的生活欲望等等。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装穷”也罢“炫富”也罢,他没有触及到道德和法律底线。今天这位同学被杀了就因为他炫富了,但是“炫富”就是该死的理由吗?
枪支、弹药、弩、匕首等管制器具,烟花爆竹等易燃物品,腐蚀性以及放射性物品等中国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物品。犯罪嫌疑人从敲诈、勒索到最后的射杀过程看来只用“无意”是无法解释的。我们对这种践踏法律、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给予谴责,而不是用仇富的心理有意无意声援这种违法行为。
从所谓的“炫富死”中和我们众多的“围观”者中我们不难发现仇富心态有多么的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正确判断是非、对错的地步。被害人付继成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他自己道出:有车、有房、又有钱一席话送了性命,他更不会想到事后人们不公平给他冠以“炫富死”的代名词。我们从本事件再一次地看到“仇富”现象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以及人们内心的仇富情绪到了何种程度。
仇富的产生有着社会大背景,也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但是它又以最简单的形态表现出来。那就是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在于一个钱多一个钱少,富人和穷人共同点又是都爱钱,而产生仇富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对财富所具有的强烈占有欲,因为仇富的本质也是爱富。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从社会现实角度看爱富之心,也是人皆有之。虽然人们认为富人即奢侈又贪婪,可同时又希望自己成为富人,但是这种对财富欲望和实际拥有出现明显差距,这些人的内心就开始拧巴产生痛苦,当理想与现实失衡“仇富”就外泄表现。这种失落感和不满足感,也随着人们之间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人性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因为,现实生活中不爱财富的“超人”少之又少。
但是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事件所引发的偏激看法更改备受关注,由于现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才会使人们对财富来源的合理性产生质疑,再加上种种违规现象的出现和腐败的层出不穷加剧了人们的仇富心理和愤怒心理蔓延。然而把对社会经济的落后与制度的不完善的不满情绪,集中的反映和作用在富人身上也有失公平。世上的富人并不都是坏人,世上的坏人也并不都是富人,这样鲜浅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又为什么时常做不到呢?因为陈光标似的富人和慈善家太少,有了还被脏水淋头。所以每逢社会矛盾激化和不满意度的增加,富人往往这时就成了人们发泄不满的直接对象,成了人们发泄不满的替代品。
再有一点“炫富死”也确实使人们感到不安和焦虑,一位老师有感触说:炫富现象在他的班级里并不常见,但是仇富心理是不应该在这些年轻人当中产生的。一位网友也表示同样的心情“这件事可看出价值观的缺失,钱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尤其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树立正确价值观,我们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啊。”是的,虽然现在国家已开始缩小贫富差距展开一系列的措施,当未达到人们所愿时客观的看待财富,合理调整心理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正值新学年开学之际,以“我们该有什么样的财富观”作为主题班会,放飞思想,从中找到落脚点,也是一件好事。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