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lhw随意
hlhw随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2,274
  • 关注人气:5,5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誉无数的劳模村支书为何晚节不保?

(2011-08-29 06:27:58)
标签:

劳模

村支书

贪污犯

草根声音

杂谈

分类: ★随意时评

荣誉无数的劳模村支书为何晚节不保?

文/随意

 

 

         从1986年起担任村支部,期间筹资修建了拦河大坝使灌溉面积达500多亩;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700元;村上获得“小康村”、“文明村”等荣誉;连任五届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市级优秀党员、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从这些事迹和这些实实在在数字中,人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呢?恐怕任何人都要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这绝对是我们基层领导的楷模,笔者也绝对相信这是真实的。然而让我们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却在卸任前,从他辛苦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因贪污8万元(修建高速公路的土地补偿款)瞬间成为一个贪污犯,沦为阶下囚。他在此期间把自己人生演绎的大起大落。这是一个小案例,也不会引起话题讨论,但它又是普遍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劳模、又是村支部书记的石某,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59岁现象”的警钟,石某不是高官,但与不少官员甚至高级官员一样,曾做过很多好事甚至有很惊人的业绩,但在临退休时,也产生了“最后捞一把”的邪念。上演了一幕黄昏悲剧。他们总觉着自己为党工作一辈子,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于是在即将失去权力的时候来了个“有权不使过期作废”,最终使他堕落,为此他追悔莫及。日前此案审理中,辩护律师拿出装满石某曾获各类荣誉证书和奖章的袋子,展示给法庭看。人们有些吃惊,几乎是一麻袋呀!见此景当地一些群众也希望法院念其旧功,从轻发落,甚至还联名写信为石某说情。但最后法院对石某还是做出了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的荣誉无数的劳模村支书为何晚节不保?宣判。

     2008年,就在他即将卸任之际,伙同王某采取虚报冒领、收入不记账等方式套取国家高速公路征用土地补偿金。报道称,共计金额8.1万余元。判决招来了在场旁听百姓的一片嘘声。我们不难听出这嘘声多少是带有情绪化的,“贪污不多,罪过不大,有功大于过,法院应网开一面。”乡亲们的善良和意思表达,人们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法律对犯罪又是不容得,即便过去做了无数的好事,有功于民。但是,此时这一切都无法逃避法律的追究。要说石某作为书记,多年来为乡亲们为农村的脱贫致富他发挥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可以说是忘我的工作,任劳任怨。

     但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样一个“好同志”,最后怎么就没有抵御住金钱的诱惑光荣的退休呢?其实人要做到心无杂念,坦坦荡荡有时容易,有时却又很难,对于无所欲无所求的人倒还可以,可事实上有多少人无欲无求呢?贪念实际就是置身于我们每个人内部的一个心魔,一旦条件许可、时机成熟,这个心魔就会放大和膨胀,最后失去自身的控制力。至于贪多、贪少是与社会地位和拥有的权力所决定的,区别也就是你是个大贪污犯,还是个小贪污犯而已。“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是人类来世时对世界的无知,没有善恶的认知,然而在成长过程中人在汲取善的同时,也不断地在经受恶的侵扰,一旦失去理智,防线失守,那必然自食其果,晚节不保。

     石某的结果正是如此,但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思考,外界因素特别是我们的有关上级对于这样原本是位好干部,组织也必给予了大量的关怀和帮助,只可惜我们也没有持之以恒,对干部的关怀显然不够,特别是当他退下岗位之际放松了管理和严要求,客观上也给他最后时刻放任自流,开了方便之门。

     再有,城镇和乡村劳模同功不同酬的问题,至今也没得到彻底解决,笔者不是在寻找案情与劳模同功不同酬必然联系,但谁又能排除这是诱发最后一搏铤而走险因素之一呢?

     这一麻袋的荣誉证书能说明什么?它说明了一位省劳模的成长过程;说明了这位省劳模曾经获得的各种关爱;说明了我们培养一个省劳模的艰辛。然而此时站在法庭中央的他和这一切荣誉证书都显得那么苍白。因为,获得一麻袋的荣誉证书和奖章所付出的又何止8万元。看来证书的背后也有贪婪和虚伪。要不怎么可能抵挡不住8万元土地补偿款的诱惑呢?又怎么可能将来之不易的好口碑付之一炬?“59岁现象”已经屡屡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惜我们总在笑看它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最后却恰恰是我们自己抵挡不住这卸任前“狠捞一笔”的贪念?

     一麻袋的荣誉证书恐怕无法作为量刑的依据,倒是他的认罪态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起着主要作用。省劳模最终倒在贪腐上,自己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难道我们制度建设上的建设就没责任吗?为什么用人和管理机制每当问题出现后才会被人们意识到缺位或缺失?再有就是基层财务制度的混乱,缺乏公开和透明。在制度层面上人们忽视了制度不仅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它同时还有挽救和保护、防止人们步入歧途的功效。

     所以坚定不移地加强制度建设,让贪腐变得越来越困难,保障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始终廉洁自律是多么的重要!   文/随意【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