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限将至,中医药为何墙内墙外无花香?

(2010-12-12 01:21:59)
标签:

欧盟

中医药

大限

草根名博

草根声音

杂谈

分类: ★随意时评

 

急!大限将至,中医药为何墙内墙外无花香?

文/随意【原创】

[情况十分危急]作为长期以来,引国人自豪的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中医药,面临在欧盟全军覆灭的境地,难怪比利时国际医药中心董事长林国明教授喊出:“情况十分危急!”说截止到现在,还没有一例中药在欧盟正式注册成功。从明年4月1日开始,在欧洲行医的中医将面临有枪无子弹,即有中医无中药的尴尬境地。”这就意味着欧盟这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 . 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2011年4月1日市场上不再有中医药。大限将至,中医药为何墙内墙外无花香?

[7年过渡无获]在2004年3月31日欧盟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中规定,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所有植物药必须按照这一新法规注册,得到上市许可后才能继续销售。同时,还规定了7年过渡期,允许以食品等各种身份在欧盟国家销售的草药产品销售至2011年3月31日。目前,欧盟市场的中草药大多以食品、保健品、植物药原料或农副土特产品的形式流通。但7年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中药在欧盟仍没有成功正式注册,眼看大限将至我们却毫无收获。
 [墙内墙外无花香] 说起来我国中医药的尴尬局面不但在欧盟才有,就是在美国虽有良好势头,美国国家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对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天然植物药法规,目前仍按食品或健康食品市售,但不能在标签中称为“药物”,并不准注明或暗示可治疗或预防某种疾病。实际给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而面对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我们拿不出“在申请日之前至少已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内至少已有15年的使用历史”有力证据。包括像同仁堂这样的百年老店也难以提供在欧盟各国市场具有15年使用历史的证明,原因在于中药出口欧盟各国的海关记录都是按照食品等身份而不是按照药品来登记的。才出现了被动,7年中高额费用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企业的中药如果按照《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的规定注册,注册费大约需要80万元人民币,要通过欧盟GMP认证,生产设备等硬件投资需要4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培训、专家指导等软件投资还需要400万元左右。
在国外的中医药低迷的状态下,国内近几年来也严重的出现减速,但是长期以来高喊什么什么重视,虚夸成绩,掩盖了真相。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一些传统诊疗技术方法继承、创新不足,中医药人才匮乏,野生药材资源减少,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媒体天天的养身的同时栽培一个又一个的“大师”、“神医”,混肴了对中国中医科学的认识,老中医们也自保安生。
目前中医药人才短缺。1949年西医人员仅有8.7万,而到2001年,已达到175万人,增加了20倍;中医人员1949年全国有27.6万,到2001年为33.4万人,仅增加了21%。在全国当今人口中平均4000人中才有一名中医。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生也为数不多;其后是按西医模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正成就者甚寡,纯中医后继乏人已成严重问题。现有中医人员中受学历不等、院校教育课程配置差异及专业思想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人中医离宗,用药背道,对望诊、脉诊具有真实功夫者已渐寥寥。这才是目前中医的实际状况。这也就难怪了名流们一边喊着中医是国粹,有一边跑着去美国看病治疗的现象。
[呼吁政府给力绝处逢生]面对大限,当务之急是要群策群力,共同应对难题。林国明教授呼吁:
首先,是在欧盟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应当团结一致,不要再互相排挤拆台。
其次,是在欧洲的中医和患者应联合签名要求给予中药合法地位。同当地的民意,共同上书欧盟政治家,要求给中医中药合法地位

以就业签约涨潮,说就业乐观离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发挥政府作用,要政府给力。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拯救中医中药在欧洲的命运,中国政府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实今天的中医现状是由于重视不够所致,教育走板,面对国际化中医药缺少标准化药理概念,而不是传统文化概念。

  百度链接

http://hi.baidu.com/不懂装懂傻/blog/item/2f584f88984f3cc2fc1f106c.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