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看的亚运会,不好听的“复仇”字眼

(2010-11-18 00:09:04)
标签:

亚运会

金牌

复仇

杂谈

草根名博

国奥队

分类: ❤随意娱评



好看的亚运会,不好听的“复仇”字眼

文/随意好看的亚运会,不好听的“复仇”字眼

中国健儿在广州亚运会上的摘金夺银,给国人一次次的带来欢喜。目前有些项目已接近尾声,接下来的田径、跳水比赛无疑还会继续为金牌上添砖加瓦,再铸辉煌。在此期间,特别是泳坛将士们,力压日本、韩国金牌一路领先。体操继续保持着亚洲霸主地位,乒乓球男女团体双双夺冠续写辉煌,在百姓心里虽然还留有国奥足球溃败后的不悦,但是当其它各路健儿摘金后国歌奏响时,人们依然会眼含热泪,感受荣誉、祝福祖国。

其实亚运会好看的亚运会,不好听的“复仇”字眼的好看不仅如此,还有志愿者们的辛勤劳动,因为他们,才给我们奉献了一场亚运盛宴。

但本人总是对频繁出现的“复仇”一词又不停的被使用耿耿于怀,屡听不爽。游泳男子4x100我们赢了,“复仇”了,女乒团体我们夺冠了,“复仇”了,羽毛球女团赢了,“复仇”了。当然还有许多的“复仇”。其实本人对比赛场上的“复仇”的提法始终就不接受。尽管大家都喜欢用而且还是用如此熟练,本人依然还是不能随大流,几次试图改变,但是难!关键是自己从骨子里压根就抵触,因为“复仇”总带有血腥味,现代体育已不是古罗马的竞技场,何必如此。

对于“复仇”除了汉语,别国语言是不是也这么酷不知道。事实告诉我们,当技不如人的时候败下阵来,就开始了“复仇”之旅。看起来每一次的运动会盛世在全过程中都在演绎着“复仇”与“被复仇”,叫人觉得原本光鲜开幕式,欢歌笑语不过是做戏,每个国家、每个运动员怀揣是仇恨。闭幕式喜气洋洋也不过是强作笑脸,每个国家、每个运动员想的是未来如何捍卫荣誉和来年的“复仇”。好像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和每一次综合运动会提倡的理解、友谊、团结、共同发展初衷。何为“复仇”这里的复便是回报的意思。而仇呢是指 : 深切的怨恨:通常指仇敌、仇恨、仇视、疾恶如仇、同仇敌忾。

如果这就是运动场上的“复仇”岂不十分可怕,些许有些夸张。也没到真的刺刀见红,但为什么大家都爱用,而且屡用屡爽呢?因为它可激发将士斗志,只有把失败归到撕心裂肺的痛处,才能把对手当仇敌看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于是就导致领导愿意以“复仇”鼓舞士气,记者愿意以“复仇”展开话题,队员愿意以“复仇”诠释胜利,观众们愿意以“复仇”得到满足。可是这样的体育还纯粹吗?

我们会不会由于常把“复仇”挂在嘴边,真的已渗透到运动员骨子里,即便双方没有到深仇大恨,但由于经济利意因素,“复仇”和“被复仇”还是加载力浓厚的火药味。“复仇”成功荣誉利益双丰收,“被复仇”则是竹篮打水。此时被“复仇者”再怨自己技不如人的同时,深深地怀恨对手,因为他的“复仇”成功才使自己悲惨收场。这就是当下不承认“复仇”,但又偏偏无时不刻的在左右着运动员的魔咒,

其实现在说到“复仇”已不空洞,“复仇”的背后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要么就是鲜花、掌声和金钱,反之就是板砖、贬损。可能是这样吧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好使,难道是如今的语言过于贫乏,除了“复仇”别无他法?本人不是个酸秀才,也不是咬文嚼字的文人,只是对“复仇”一词滥用成灾有些看法,只是个人意见,我姑妄说之,你姑妄听之。如有不妥善意指正。【随意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