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周迅赵薇百花奖金鸡奖范冰冰房价杂谈 |
分类: ▼随意影评 |
《盗梦空间》最后的陀螺是催眠
作者:随意
由于,先前两篇博文自鸣得意,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流量和访客,连饭都没顾上吃,结果,还是让我灰头灰脸,“上门”的朋友不多,即便进来的也把脚底擦得干干净净,没留下脚印。郁闷,拧巴、纠结。难道是我的文风不好?还是文章空洞?要不就是太俗或就是太现实?没结果,不想了。于是中午下楼找“肯德基”大叔吃他一顿,不过他这个人太抠,要先付钱后给你食物,着实不爽。别看肯大叔尽管一年四季不怕风吹日晒,总那么一副永不改变的笑模样的站在门口,我一点都没感激他,心里还是说了一句“你就装呗,臭美国老头”。
刚好路过影城,《盗梦空间》一下就跳入我的眼帘,事先就在网上与朋友有过交流,说好的多说不好的少。好不好眼见为实,买了一张票,只是当场已演了一半,犹豫了一下决定等下一场,因为原来干过先看下一半,等到下一场再看上一半,结果是颠三倒四,当与人交谈人家总以为我看的版本和他们不一样,弄得自己挺骚眉搭眼的。
海报《盗梦空间》
说《盗梦空间》我比别人晚的太多了,过时了或许都快成垃圾了,但我依然还是写了观后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于是给自己定一个高标准,此博实现阅读量20,评论超5。真够惨的,这还是高标准呢?
其实,真正我想看《盗梦空间》的驱使力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他的作品历来就不同凡响,不管任何档期他的作品都可摧城拔寨,票房满满。他的作品我看过的,记忆较为深刻的是《黑暗骑士》、《记忆碎片》。看他的作品你用不着去捋出清晰的脉络,看的顺畅就好,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作品原本就是人、鬼颠倒,身、灵混杂不清的过去与现实,现实与未来模糊界限,另外不要再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作品中探究人生哲理和通达精神的哲学思想,因为他的作品是让你瞬间灵魂出窍,抓你眼球的商业片,当然更不会有启迪心智的作用,那一刻你只去享受影片带个自己的快感和放纵想象。
无法否认《盗梦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各类影迷的集大成之作,契合了现代人们心理需求。再使人们忘掉工作中的压力,忘掉生活中烦恼,忘掉感情上的纠结,哪怕是就仅仅两个半小时。于是人们来到了影院,找到了《盗梦空间》,随电影享受忘掉自我的瞬间。体会诺兰的野心是如何通过他的电影越来越明显地渗透进每一个影迷的“梦境”,这也许就是他最终要阐释的“盗梦空间”吧。
该死的陀螺
但最后叫我凝神是那停不下来陀螺,最终会停下来,可是当陀螺未停时,人们凝视,静静的凝视着,说不定又把你带入了另一个梦境,这与心理大师暗示的同时不停叫你凝神看他手中晃动的铅笔没什么不同,所以,《盗梦空间》最后的陀螺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催眠术。
离开影院回到家中,稍息片刻,感觉还好已走出梦境,也没被陀螺再次催眠。写下观后感。一是为记录,二是为了实现本博文阅读量达20,评论超5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