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改革”降低分值不见得是好事
(2013-10-23 10:00:31)
书小落(江苏)
“英语改革”连日来闹腾不小,各路专家各持己见,褒贬不一,甚者认为应该取消英语中、高考试,将之作为大学或社会必修课程,向托福和雅思“靠拢”。纵然专家们说的都合乎情理,想必也未能消除英语曾给孩子们造成的不同压力。鉴于此,不得不说,英语改革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最起码,对没有兴趣学英语的孩子来说,一无是处。
既然是涉及到中国人的教育改革问题,不妨先从数据看看权重,2016年起,英语总分将由原来的150分降至100分,其中或听力(暂定)占50分,其他题型(暂定)或50分,少了50分的分值,的确能让不少孩子在考分上有轻松感,但是,这仅仅只是分值“缩水”给予的减压吧,如果题型设置不当,依然可能会造成新的压力或者说更大压力;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看到这个数据,不免让人咂舌,汉语本来就比英语深奥、难学(连久居中国的老外都这么认为),虽说提高母语能力,能让孩子们更了解中国的文化精髓,但语文分值突加30分是否合理?尚难分晓。并且,语文、英语的分值升、降比例,明显没有给孩子们留下足够的“缓冲”余地。
这样势必会造成,很多不想学英语的孩子,更加忽视英语,想学英语的孩子又因改革落差太大提不起兴趣, 那么,必然会留下一些改革后的“硬伤”,如,英语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英语不再是国人必知必修的一项课程;那么,谁能轻易脱口而出,只会一门母语就可享用一生?若真如此,还是赶紧回家种田吧。只是,种田也需要技术支持,如果遇到了种植问题,恰好出现几行英文字母,看不明白该怎么办?翻译对这事会有兴趣吗?
也许,农作并不一定要用到英语, 但日常生活呢?阿迪、耐克产品都有贴标防伪,如果不懂英语,你怎么知道哪个是生产日期,哪个又是产品序列;如果都不知道,如何查询真伪?又怎会知道买的是正品还是水货;如果不懂英语,电脑中毒“瘫了”,打死你也不会做系统;如果不懂英语,你只知道4代苹果,却不知苹果4代还能“越狱”;如果不懂英语,去国外寸步难行,人家以为你支支吾吾地哑巴还是神经......
因而,英语对全世界多么重要,就如计算机,除开英语,能用其他语言来编程吗?如果能,那这门语言也可能成为“全世界通用语言”,我希望可以是汉语,至少那样,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微软、计算机,可以向全世界销售,那就让全世界慢慢琢磨汉语去吧,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让外国人都跟我们说汉语,可是,可能吗?如果真的是那样,我们还等什么“越狱”,翻什么盗版windows?吃什么KFC?
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微软;为什么我们造不出苹果手机;没有黑客懂得“越狱';为什么我们学习英语十几年,到头来,还是有很多人听不懂外国人说什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学了些“皮毛”;因为,根本态度和教学方式有问题,态度是基础牢不牢的关键,教学“死搬硬套”不灵活,当然只会讲,不会听或只会听不会讲,如此下去,就算学一辈子英语,也无法真正地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交谈,更不要说造出什么遍满全世界的高端产品,又何从谈起学好英语,用好英语。
如今看,英语改革“未来气息”还很厚重,毕竟改革试行和接纳的范围,尚不明朗,在这样一种气候下,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只要不跑题,似乎说的都在理,就连我都忍不住想要说几句,但愿说的大部分都在理,我赞同其中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英语课改造,采用连说带玩的方式,取消传统课堂传授语法知识及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孩子们从小就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沟通, 方式也就是“西方开放式"教育方式,好处在于,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也可为中、高、大学英语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可是,由于学生资历不同,成绩自然不能等高,如果儿时不抓,大了再得不到重视(如果英语考试门槛降低了你还能自觉学好英语吗?先问问自己),那么,英语就很难普及化,那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诺贝尔获得者女作家爱丽丝·门罗 ,这些大人物的自传都可能看不懂,更不要说拿来超越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和学好英语呢!无论它怎么变化!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