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w690/64d1c134hd477bb709b9a&690
书小落 文
50多个大学毕业生一起来上海卖猪肉,卖的还是比普通猪肉贵了近一倍的“土猪”。2013年1月27日,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生陈生领衔的“大学生猪肉倌”正式在上海12个菜市场里亮相。
据悉,一线“猪肉倌”的月收入也达到3000元以上,管理层更有10万元以上年薪,这一薪酬与办公室里的白领不相上下,“猪肉倌”目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一点不小。
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闻还有不少,如,“番薯哥”“油漆妹”等,他们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凸显了不平凡,虽然这些与高学历取向不相符的现象,令世人难以理解和逾越,但又有什么关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不枉十年寒窗苦读的辛苦。
在我看来,这些大学生选择卖猪肉,并不是没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业概念中,陈生称,相信“卖猪肉也可以卖出北大水平”,运用先进的营销理念,可在猪肉销售这一传统行业为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壹号土猪采取连锁直营模式,所有柜台均统一装修,服务人员统一着装。在这里,一线卖肉的“猪肉倌”说起话来斯文有礼,不少还架着眼镜。
说实话,这些年来,许多研究生、博士生,普遍选择留在基础“打磨自己”,这种选择虽有些自降身份,但并无坏处,最起码可以锻炼一个人吃苦耐劳的意志,只有体会求实务实夯实的过程,才能步入崭新的台阶,才能放下面子,扑下身子,真正地融入社会。
那么,大学生自主创业,就算选择比“大学生猪肉倌”再低一点的门槛,又有何不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