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碎碎念

标签:
sheila的旅居生活情感杂谈 |
分类: 小夕书写 |


距离上一次发的博客又过了三个月了,时光飞逝时光飞逝,这句话真心不假,尤其是对于过了三十岁的人而言。过完三十岁的生日以后,好像脑子就自动消除计算年龄的功能,不管是31还是32还是33好像都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
最近有一些事情不顺,连续收到两张罚单,一张是坐地铁的时候在free zone最后一个站忘记了下车,结果等到下一个站下的时候发现警察叔叔在排排站呢,心里无限委屈,也只好捏着罚单乖乖地去法院交钱。陈述了一下事情经过以后,律师还算通情达理地说,我理解你的情况了,给你减100吧,但是你还是要交剩下的钱。Okay, 我也是见好就收吧。法官大人也是很和蔼的样子。感觉这么一趟下来最大的收获是终于见识了一下加拿大的法庭长啥样,话说,祖国的法庭我都从来没见过的。
第二张罚单是有天傍晚去一个高中做了open house以后,心情不错,于是打电话给朋友准备去小喝一杯。掏出手机一看,我心里想着要约的那个朋友正好五分钟以前给我打过电话。人生的幸福时刻不就是这样么,我想着你的时候,你正好也想着我。打电话过去她刚刚加完班到家正要吃饭,于是我赶紧一脚油门到她家楼下,蹭蹭上了18楼去蹭了一碗饭。饭后开启聊天八卦喋喋不休模式,十点半下楼一看,车上一张明晃晃的罚单,说我把车停在残疾人停车位。我去,这碗饭可真够贵的。
前阵子和女朋友们聚会的时候,仿佛约好了似的大家都在聊关于找男朋友的事情。被问到:夕~你说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男朋友呢?
换做三五年前,我绝对不会想到有人会问我这样的问题。自己年纪渐长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朋友也年纪渐长,自己身为已婚人士,所以也没有意识到身边的单身人士已经开始悄悄在意起来。因为我还可以自由自在地想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就聚会,周末想出去爬山就出去爬山,想独自购物就独自去购物,所以并不觉得单身朋友和已婚有什么区别。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真是头脑空白。
后来仔细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找到男朋友呢?
我和先生刚刚认识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会和他变成男女朋友。那时我兼职的学校有三个男外教,都是27岁左右的大好男青年。有一次和一群女同事出去吃饭被逼迫按照帅的标准来给他们排名次。因为其中一个外教和我关系不错,常常一起上下班和吃冰淇淋,我又是非常讲义气的人,为了不让他排到最后,我硬是把他排在了第二,于是后来成了我先生的这个人就被我排在了最后。
此事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成为我先生的硬伤,我都几乎忘记此事的时候他还提出来,我才知道原来他独自耿耿于怀了许多年。现在虽然已经释怀,但也偶尔拿出来取笑我多么没有眼光。毕竟说到底,我并没有觉得他是最帅的。所以我和我先生,到底谁追了谁,至今仍是悬念。究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我们俩旗鼓相当。
旗鼓相当不是门当户对,我对于“门当户对”的理解是,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里养出来的孩子,更有可能长成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的大人。比如从困苦一些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靠,因为知道身后只可能是困苦的生活,所以选择的生活道路更像是破釜成舟背水一战勇往直前。而出生在物质条件舒适家庭的孩子,不管自己出去闯天下还是回家继承家业都知道身后总是有舒适的家等着他,所以选择的生活道路不太会是孤注一掷奋力一搏。
当然了,这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绝对,生活中家境不同的孩子终成眷属的大有人在。
旗鼓相当在我看来,是两个独立的成年人,在独立自主进行思考和决策的水平上以及成熟程度上,不相上下。
我和我先生的很多兴趣爱好非常不一样,我喜欢安静地码字他喜欢关着门做音乐,我喜欢喝茶看书他喜欢喝咖啡做木工活,我喜欢出去爬山一去就是一整天爬上8、9个小时他却喜欢在家把车的音响拆了重新装上更好的。可是重要的是,我们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独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必时刻要求对方一致。我不会刻意去学习如何弹贝斯但是我会听他喜欢的音乐并有模有样地点评,他不会在阴雨绵绵的日子还和我一起去爬山但是他会骄傲地告诉亲戚朋友我在户外有多么厉害,我们不会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会强迫对方一定要“爱屋及乌“。我们都很享受两个人一起做的事和度过的时间,但是我们也各自很享受独处或和朋友亲人相处的时间。
归根结底,要怎么找到男朋友呢?这个问题我还是没有答案。于是我反问我的朋友,你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呢?
有的说,我要求不高,对我好,能够好好相处过日子就行。
天哪,在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标准。那些结婚60年还没有气死对方的夫妻也不过是做到这些而已。我和我先生在外人看来都算是通情达理的人婚姻关系还算是甜蜜和睦,可也是经历了无数肝肠寸断的时光走过了差一点签字离婚的时刻,今天依然在不停地学习如何对对方好,如何好好相处。
我又问朋友,什么叫做“对你好“?
这个问题朋友完全答不上来。
为什么呢?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猜是因为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不知道怎么对自己好,更不知道哪些“对我不够好“是可以妥协的而哪些”对我不够好“是不可以妥协的。我也曾经是这个样子。
我再问朋友,那你要对对方好吗?
恩……如果他对我好,我也会对他好啊。
这下,我更不知道答案了。到底谁要做先对对方好的那个呢?如果一开始就害怕自己先付出,那自然是每一步都首先衡量一下对方给了我多少然后再决定自己要付出多少。这样很累不说,一旦遇到什么波折,大概也很难一起度过吧。回想我和先生互相伤害对方的那些事,如今依然不堪回首。可是人生是要往前走的,只有放下以前,才有心思安排以后。我们决定再给自己一次和对方好好相处的机会,不是因为放不下过往,而是因为我们都下定决心要放下。放下曾经受到的伤害,放下曾经有过的衡量计较,放下自己付出比较多的感觉,放下自己才是受害者的执念,放下一切对对方存有过的负面想法。这些,当然不是明白这些道理和方法论就能做到的,如果没有真的喜欢对方,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所以再多说一句,感情里如果没有感情,再多“对你好“也是白搭。如果心动了,行动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脑子根本没有察觉自己是否衡量”他先对我好了吗?“就已经指派身体做出对对方好的行为。如此看来,或许不要刻意地去找男朋友反而是找到的必经之途?
好吧,碎碎念结束。现在去吃Saturday b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