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2016-03-16 23:26:37)
标签:

sheila的旅居生活

游记

云南德宏自助游

怒江徒步

若尔盖草原马队

分类: 游走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若尔盖草原上的牧民家附近,晚上十几个人挤在帐篷里吃饭唱歌过夜,白天就骑马出去一望无边的草原上玩耍。


今天早上看的TED Talk是不丹的总理在讲述自己的国家。他很骄傲地穿着自己国家的传统服饰站在TED Talk的讲台上,对着乌压压的一群人,将不丹以国民幸福为终极目标的经济发展策略娓娓道来。

 

最近些年每次回国,我总是惊讶于驴友数量的激增,大多数我去的地方都是极度偏僻的,但也不时会遇到一两个年轻的背包客。有的沉静,有的喧嚷,但每一个的脸上,都明明白白写着:我热爱这样的旅行。

 

东南亚国家也顺便成为了旅行的热门目的地,现在办签证很容易,搭飞机已经是家常便饭,来回也就一顿酒的功夫。比如去不丹这样的地方,还有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等。我深深明白旅行带来的力量,了解观看不同生活的巨大意义,也明白独自沉醉在路上的美好寂寞。不过我最近想要安利一下国内的美好地方,先说景颇族。

 

关于这个民族,度娘可以提供的资料,我就不多说了。

 

2014年秋天,我带着学生在云南德宏州一个小小的景颇族村子做了一个多星期的home-stay。每天的生活就是睡到自然醒,早餐吃酸酸辣辣的米线,然后在村子里闲逛或者给学生上课,中午回去吃午饭,午饭以后可以睡一个两三个小时的午觉,起来以后继续闲逛或者给学生上课,晚上又回去吃晚饭。晚饭时通常会喝自家酿的水酒,有点像四川的醪糟/酒酿,但烈上两倍,因此有滋有味但不至于醉倒。村子里的好客方式深得我心,一进门,主人家就把别在腰间的竹筒拿出来,盖儿取下翻转正好乘酒,满满倒上一盖儿,递给客人。客人则不可过于贪心,总是接过酒,倒一些回竹筒,再一饮而尽。真真有那么相敬如宾的意味。赠酒的通常是家里的主家男人,客人则不分男女,都要喝。

 

这边的食物与东南亚酸酸辣辣的味道很相似,但又用当地的食材做出独特的香味。如果有人在云南吃过好吃的过桥米线(应该不是在昆明吃的),那到了这边非得吃“过手米线”,味道绝对比过桥米线惊艳。“酸水”是这里特有的东西,具体怎么做用什么做的实在不清楚,市集上很容易买到,做菜时加上一点,新鲜的酸味鲜掉眉毛。这些都不一定非要到小村子才有,如果到了陇川县甚至城子镇,就已经几乎置身于这种文化和美食之中。

 

不丹的总理引以为傲的传统裙装服饰,在这个村子里也不过是最平常的家常服饰。之所以选景颇族,也是因为在很多方面令我非常羡慕一个亲密朋友,她从小到大自由自在地穿妥妥的合身的裙子,这可不是我出生的小村子可以见惯不惊的。去她家,她妈妈要给我的礼物是为我量身裁制的那样一套长筒裙装。我穿着走在卡尔加里(Calgary, Canada)阳光灿烂的街上,有服装设计师特别跳下车来问我在何处购得这条裙子。回想我成长的时候,小小孩时期没所谓,可是在最在意外型的青少年阶段,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衣服全是宽宽大大的,真的是还有以显示女性线条为羞耻的风俗影响。我14岁那年离开老家去一个市上高中,我最亲近的朋友也忍不住取笑我的着装。再后来工作了,每次回家之前母亲总叮嘱我,回来的时候穿的衣服可别太没规矩了。

 

在我心里,所谓的“少数民族”不是一个清楚的概念,不同的地域因为自然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等,决定了当地人类可以食用的食物、房屋建筑方式、布料来源、衣着习惯、交通方式……也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即便一个“民族”里也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和风情。而这些,归根结底,最初都是大自然赐予和决定的。在南极洲不可能凭空做出泰国菜,在马来西亚也不可能凭空生出北极熊。然而在“文化”形成以后,人类对文化的影响力量也当然是惊人,旗袍曾经是最为美丽的服饰,也曾经是为人羞耻的着装。所有这些事情放在一起看看,真是十分有趣。

 

 

好吧。貌似严重跑题了。

 

景颇族寄宿之外,最近几年去过的国内旅行目的地里,还有青海坎布拉国家公园一带。不丹总理演讲过程中,特地放了一张照片,是依悬崖而建的寺庙群。这里这张照片是我2013年秋天去拉卜愣寺院的路上拍的。当时天气不好,灰灰蒙蒙下着细雨,手机拍的照片效果不佳,但我永远无法忘记翻上一座山顶后看到这幅画面的那一刻,我的学生和我都在细雨里深深地沉默了。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青海的同仁县(也叫热贡)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虽然不在西藏的省界里,但绝对是藏文化精品-唐卡的艺术中心。制作唐卡的过程需要无限的虔诚、耐心、专注、细致,画唐卡的人说,对他们而言,这是不在寺院却在修行的一种方式。因此,不入寺院修行的男童,往往从很小开始学习画唐卡,倾尽一生专注于此,并受到尊崇。而自然,女性是不能主笔的,顶多打打下手添添颜色。对我来说,观看唐卡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修行。如果去热贡,抽空去上下吾屯寺,里面是制作唐卡的精品中的精品。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在拖拉机突突突开来开去的路边 烤面包


还有去年秋天去的怒江,在这里爬上海拔三千多米的不知名山,借宿在牧民的木屋里。在白汉洛的山上,学生和他们一起学习了如何通过鸟类的行为来预知天气,也学习了如何抓捕这些鸟雀、如何拔毛然后在木屋的火坑里烤熟,就着用鸡汤煮的酒——当地话叫“xiala”享用。据说小孩子如果迟迟不学话,那就需要吃很多鸟雀的舌头方能破解。白汉洛最特别的地方是,虽然居住的全是藏民,但他们的信仰是天主教,附近的每一个村子里最好的建筑都是教堂,每个星期天的早上无论风雨阴晴,村子里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去教堂做礼拜。最最神奇的地方是,他们把圣经翻译成了本地的语言,做礼拜的时候由牧师用当地语言诵读讲解。我在教堂的最后一根长凳上,一句也听不懂,只不时跟着做与相邻座位的人分别双手相握的礼仪。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与热爱旅行的人分享琐碎的心情

在杳无人烟的山里徒步,凭空出现一座教堂。


最初开始旅行,是年轻的时候精力充沛不停要寻找释放机会,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旺盛的好奇心,现在我依旧热爱旅行,只是对自然(不仅仅是风景)、风俗、文化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沉迷已经渐渐超过了行走本身,好奇心渐渐转变成enjoy外来人的身份给我的安静旁观的特权,不评价,不判断,心里没有是非对错,一切都只是自然和人、人和人的相处。我享受这种可以达到完全non-judgmental的机会,每当此时,内心对整个世界充满感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