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偶遇重庆磁器口

(2013-08-22 00:20:47)
标签:

sheila的旅居生活

重庆磁器口

重庆自助游

重庆景点

旅游

分类: 游走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像磁器口这样“著名”的古镇,一般来说是不会特地前往的。看多了丽江大理的繁华商铺和廉价劣质商品,以及小资情调也好假小资拿捏也罢的咖啡馆,即使传说中香格里拉所在的建塘镇也一次比一次颇具商业前景,让我对这些古镇心怀谨慎,不愿随意踏入。因为一旦踏入,要在熙攘之间看见宁静,倒显得我不是去休闲的,是特地去闹市修炼的了。在重庆本是闲来无事,坐上地铁随便一站下了来,看到磁器口的名字,也是因为并为见拥挤人群,所以将信将疑地走了进去。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这个入口不知是不是刻意人为设置成这样不起眼的模样,如果是的话那真是别具匠心了,实实在在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拾级而上的时候暗暗地期待着会有一点惊喜,上去之后是一条横着的小巷,选了看起来没有太多人来往的方向先走过去。果然是一处有些意思的僻静深幽。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这一条石板路走过来,好像两边都是被划上大红圈圈叉叉规定了要拆迁的房子。都是木质的古旧样式,让我想起外公外婆在山里的房子,窗棱上的雕花和繁复的窗花,历经风雨竟然连颜色都未曾退去丝毫。小时候去还用糨糊在窗户上贴过薄薄的白色窗纸,每年入秋都要谨慎小心地贴一次。窗纸虽薄,却挡得住夜里的山风,下雨时屋檐水顺着屋顶瓦片的走势滴下来,也不会浸润了窗纸。

    我有时候怀疑记忆里的东西是比当时的现实美好的,就好像我对外公的记忆,母亲总觉得是我美化了那些年月。其实我和外公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每次看到这样的古镇这样的房屋总会想起他,他们家的那间没有围起来的四合院式大房子,就是外公当年自己打土基锯木头修建起来的。

    我慢慢地走了好一晌,见到一块门牌,便穿了出去,然后见着貌似大门的磁器口标志。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回过来往反方向走去,就果然是预料中商业街的模样,一直延伸到江边的龙隐门。磁器口始建于宋朝真宗年间,旧时的名称本是“白崖场”,据传在明清时以水陆码头而盛名远播。明朝年间建文帝四叔朱棣篡位后,建文帝朱允为了躲避叔父追杀逃出皇宫削发为僧,流落到川渝一带时曾经隐居此地的宝轮寺长达四五年。后来宝轮寺便被称为“龙隐寺”,而此镇也改称“龙隐镇”,这里的老人都会说:这里以前是个庙子。到了清朝初年,因附近盛产瓷器而成为瓷器的重要转运地,也因此得名“磁器口”。如今自是不见当年“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那般繁华,却也因为是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道而游客甚众。好在还残存着一些旧时的建筑,虽然已经被划入拆迁范围,至少此刻还存在着。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买了两本旧旧的漫画书,当年好像他们还不叫漫画,而是连环画。曾经追着看过连环画的人大概都近而立之年了吧,不知道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瞅着年纪更轻的人做的cos play非常没有共振的感觉。风云涌动地站了一街穿着各式各样漫画里人物的服装,我真是固执地守着自己的童年,实在不懂这样的装扮拍照所谓何事。不过他们着迷于书中人物的心情我倒是略略懂得一二,总要找个精神的榜样,自己才有努力的方向。
偶遇重庆磁器口

偶遇重庆磁器口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那些古旧的木质房屋还能继续在那里站立多久不得而知,如果有心意去的话,趁着传统没落之前赶紧吧。历史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只有走在这样新旧反差共存于一条街的道上,能有几分无法诉说成文的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