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地址

(2013-02-01 09:26:00)
标签:

sheila的旅居生活

小夕书写

搬家

地址

杂谈

分类: 小夕书写

很久没有更新博客的原因,是读卡器坏了。在搬家、找房子、搬房子、找工作、写论文等一堆杂事的环绕中,尤其是在一直没有固定地址的尴尬中,要上个淘宝京东买个小如读卡器这样的东西,也都无从下手。


最近几年好像一直都在借朋友的一个东西:地址。我突然才发现,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一个固定地址。每次填写表格要写一个固定地址时,都只好糊弄过去。实在不得已了,写老家农村的地址,可是心里也知道,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要漂洋过海地寄过去,恐怕早已遗失在辗转反策中尸骨无存。于是一些重要的东西,就写加拿大的地址。每次mom都细心地问我要邮件编号以便查询,不像我随便写个单子交给柜台就走人。

因为已经习惯了寄走东西,再花非常长的时间,甚至长到足够要将其遗忘的时间,等待它的到达。

每次从一个地方离开前,都先把东西打包装箱寄放在朋友那里,等到我们终于在另外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有暂时的地址的时候,往往已经过了三个多月甚至更长。箱子里有些什么东西都已经记忆模糊,可还是不遗余力地又请当地的搬家公司运送到新的地址。收到箱子的时候,总感觉像在衔接自己上一辈子的东西,时光恍惚的像繁密树叶间的闪烁阳光。有些已经遗忘的东西在新的房子里突然被翻出来,像多年不见的好友突然偶遇一般惊喜慰籍;也有些在箱子里路途劳累着过来的东西,拿到手时却诧异当时为什么没有干脆扔掉,还要费心打包一番。像是珍藏了多年的高中时期日记本,多年不曾翻看,再打开时,却诧异当年怎会那般鸡毛蒜皮。

 

不管是惊喜也好,诧异也罢,箱子在两三个月后终于运到新的地址,被用上不到半年又要被装箱去往更新的地址。为了节约时间和金钱,我也学会了狠心抛弃一些旧的东西,把一些始终狠心不下扔掉的东西交由母亲收藏。箱子的数量从最初的20个到现在的10个,整整减少了一半。在箱子没有到达的时候,我靠着一只行李箱里的东西,照样生活两三个月直到箱子到达。


这样一来就禁不住想箱子里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不是那么重要?其实人每天生活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每次突然要搬走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收集了无数只用过一次两次,甚至根本没有用过的东西,大大小小的耳环项链鞋子袜子书笔记本。。。。如果说人都是为了现实的需求而拼命努力的话,那为什么不少收罗些本来就没有什么用的东西而节约点力气呢?


我们现在住的地方,竟然是S当年在成都时住过的小区。离Little bar的新地方就五分钟的步行距离,上上上个星期五的16周年馆庆,我和K吃过晚饭后悠闲地逛着过去,竟然爆爆满。前一天走过时看到海报上并为提及购票事宜,当晚却以票已售罄为由将我们拒之门外。翘首观望了一下,里面都是年纪相仿的脸庞,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成都有了这么多爱泡吧的年轻人。

坐公交车,等红灯的一分钟里,看到路边杂货店门口的小小女孩,穿着粉红色厚嘟嘟的棉衣和捂得细细的小腿,在路边摇呀摇地舞蹈。这样简单的画面也可以让我独自微笑。

成都以气候对皮肤好而出的名,这时已经全然糟蹋。我回来以后在成都住不到一个月,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个脸都长满了小小的颗粒,用任何东西洗脸或者搽脸都没有用。我只好干脆地放弃了。我曾经梦想住在成都,这样离家离朋友都近,现在却觉得成都这个城市已经让我口舌生疮呼吸困难举步维艰。


但也好,母亲置办过年的东西时,会不时打来电话问:我待会儿去买几只土鸡,要不要给你买一只啊?又问,我等两天去你表叔家拿点土鸡蛋,给你存20个?这样家常而自然的电话,让我竟然有流泪的幻觉。小弟打来电话,我正欢喜着,却听说已经买了回家的车票了。那还打给我爪子?!瓜的。。。这样可以不时接到家人的电话,总让飘荡多年的我,心里生出异样的感觉。小弟早已高出我大半个头,并总是以此嘲笑我,这也让我温暖。逐渐长成大人的小弟,终于让我见着相交的女朋友,第一次见面之前我竟然还有些小紧张,揣度着要说什么话。虽说未来难测,但至少希望他在这一段关系里得到了一些快乐,日后无论何时想起,都能微笑。

去年有一次打电话回家,我妹说有个国际邮件寄到我们家去了,肯定是我的。把信件翻出来读了几句给我听,惊觉是学校发的成绩单。我报名的时候随手填写了农村老家的地址作为长期固定地址,以为不过是学校作为存档保管然后就会被漫天灰尘淹没。我实在震惊这张轻飘飘的成绩单居然从大马车船颠簸到了那个小小的村子里。看来,国际邮件的潜力当年是被我低估了,我们家地址的可考性也是被我低估了。只是我的烤箱啊,你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我甚至顾不得鄙视必胜客已经思谋着要去重新审视一番了。

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