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自助游攻略(六)-吉隆坡购物篇Bukit Bintang

标签:
小夕sheila马来西亚自助游bukitbintang大马购物旅游 |
分类: 游走 |
我的学校,同很多大学一样,在吉隆坡的一个郊区,每次去学校办事都必须计划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等车转车。还好上课的地方并不在学校里而在吉隆坡市区,所以省去了一截奔波。马来西亚的高速公路可不像中国那样六条甚至八条车道畅通无阻,这里的高速顶多四条道。偶尔还遇到两条道的,一旦遇上满载棕榈树的大卡车,还得谨慎地以40公里的时速跟上一段才能确定超车。不过这里的二手车市场几乎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成熟,油价和过路费也相对较低,所以开车的成本不至于像国内那么高。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里的公共交通不如国内发达的原因吧。吉隆坡是唯一有地铁的城市,虽然其地铁规划并不怎么科学,但在其他地方都只能靠打车或者自驾。
在吉隆坡打车的话一定要在上车前商量好价钱,这里的出租车有豪华版和廉价版的,豪华版的会打表,廉价版的则从来不用表,一定要讲价。而且因为交通不好,清早10马币的车程,下午rush hour的时候很可能要30马币。
我上课的地方不但不在偏僻的郊区,而且相当的市中心。大名鼎鼎的奢侈品商场Pavilion就在我的学校前面。一些世界闻名的大品牌什么LV啊、HERMES之类的都在这里设有巨大的专柜,原谅我对这些牌子的无知,知道的很少,但是我知道一定有人千里迢迢地来买这些东西,因为税很地,价格相比国内实在优惠很多。






这个是pavilion对面的一个日本服装店,里面的东西有时候还更适合年轻人的风格。


很喜欢的一个店,里面会卖鞋子和一些小饰品,但我最喜欢的是这家的包,淘到过两个非常喜欢的小挎包。
Pavilion这个商场如果没有听说过,那周杰伦粉丝或者谢霆锋粉丝们,看过《逆战》这部电影的话,应该对下面这个建筑物有印象。电影情节虽然并不怎么吸引我,但是看到里面的拍摄地点是自己走过无数次的地方,还是深感亲切。


Sephora是我相当喜欢的一个彩妆牌子,因为价格相对M.A.C之类的比较亲民,东西质量也不错。



Pavilion离双子塔很近,打车不堵车的情况也就不超过10分钟。步行是可以的,约30分钟,一路逛过去其实也很有趣。只是在马来西亚没有步行的传统,我有一次因为迷路在太阳底下走了约10分钟,身边呼啸而过的车主都伸出头确认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原因很简单,这里很热。
这个商场里面的一二层都是奢侈品牌,不过再往上还是有一些比较平民的牌子,其中有我近两年很喜欢的Mango。这家的衣服有点像一些所谓的概念店,风格大胆夸张,虽然并不总是适合每一个人,但常常逛一下,也会发现走大众路线的短裤T恤裙子。因为离上课的地方近,差不多每次来上课都要来这里腾空一下钱包才过瘾。
Pavilion所在的地方,是游客常常说的好像叫黄金三角的bukit bintang区域。这个区是游客最多、商铺接踵、夜生活最热闹的地方,也是著名的小吃街阿罗街Jalan Alor(Jalan就是街的意思)的所在地。如果在这附近逛的话,晚上去阿罗街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阿罗街上大部分是华人餐馆,味道偏广东香港风格。午饭则有两个选择,可以在Pavilion商场里的food court就近解决,也可以穿过那个sephora的建筑后,看到一个叫十号胡同的地方,小小的电梯入口,下去后别有洞天。

去十号胡同的路上经过这样一个别致的造性,站在另一个商场门口。

很喜欢热带地方这样露天的咖啡馆

这里就是十号胡同的牌匾了


最先看到的一个面包店



这个小店值得一试


这个烧饼店的名字

说是台湾麻薯

有一家生滚粥
闲逛的时候 看到这家书店 极力推荐进去小坐
我在想,应该很多人知道这个是什么吧?
在我看来,吉隆坡真的算是一个逛街购物的天堂,满街都是商场,而且因为关税较低,购买进口物品相对比国内便宜很多。我曾经纳闷为什么每次去商场都有那么多人,直到搬到Mersing,才发现即使在这样的小镇上,大多数当地人唯一的爱好和乐趣就是逛街购物。我又纳闷他们每个周末购物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因为据说在吉隆坡刚开始工作的小学老师工资就1,600马币一个月。交了房租水电杂费好像也剩不了多少。后转念一想,马来西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石油、橡胶、棕油,很多人虽然任职小学老师,但家里一大片的种植园,每个月坐在家里也有好几千马币的收入。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经济结构,会领着大马发展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