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去那里是因为带着学生做了一个夏令营。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由于同事在那边有联系人而且松潘是藏羌聚居地非常rural所以非常适合我们的夏令营,于是商议之下,决定从成都去松潘。
公共汽车8个小时。在接近目的地的那段路时明显感觉到文化的渐变。从汉族的民房、餐馆渐渐变成了写着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门面。到了松潘后,先去联系好的客栈放好行李,然后去马队找同事的联系人。商量好之后四天的行程,嘱咐学生们买适量的干粮,因为此后四天都是露营,没有餐馆,也没有人家。

马队整装待发
途经诸多地形

马背上远眺我们要去的冰山

一路上总是看到山羊们
地方妇女对着我们的马队微笑

沿江而上
快到到达山顶
行程共四天。两天之后我们的马队走到了一片不知名的草地。和第一天一样,树丛环绕,溪水潺潺作响。天气比前一天好,没有下雨,而是蓝天白云和时隐时现的太阳,微风,青草地,还有树木的味道。马儿摇头晃脑地吃草,脖子上的铃铛就咣当作响,除了我们的小部队,四下无人。

马儿在休息的地方闲晃

露营地旁边的小溪
我们的大小帐篷
我们的导游已经生好了火,在一边准备午饭。我们一行14人竟然有七个导游。还有一个看起来大约八、九岁的小女孩,男孩子们昨天晚上用Broken
Chinese和她聊天以后,给了她一个奇怪的昵称,叫“Baby
face”。她衣着朴素,样子却很甜美,会偷偷听我们上课然后偷偷地笑。当她听说我们的一个学生名字叫“Mitchell”的时候,她竟然哈哈大笑起来;而当我们再告诉她我们给Caleb的中文名字是“小熊”时,她竟笑到捧腹。众人大惑不解地盯着我这个唯一的中国人希望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的名字如此好笑,我也只能摇头扁嘴。
午饭是煮的面片。水就在旁边的溪里打来,面粉自己带着就地和了,几棵大白菜算是有些蔬菜的影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这些在北京时每天在我耳边吵闹着要去吃Pizza,Chesseburger的青少年们,竟然在毫无油水的面片汤里无比满足。大概比起前一天晚上的大饼拌黄瓜来,毕竟还有汤有面。旅途中的伙食四天一直是这样,还吃到从来没有想象过可以放在一起的番茄白菜汤。不过第三天晚上在露营地附近,我们最酷的导游带着我们去采集没有毒的野蘑菇,回来以后在彻夜不灭的篝火上烤到生香就可以吃了。无比的美味。

导游煮面~~
大家围着篝火等晚饭
第一次学习铺帐篷。和我分在一组的学生也不曾做过,只好看着负责我们的导游忙里忙外。先找到一块有松软的土的地方,扒去所有咯人的石块、草根,然后抓来一把枯草平铺出一块帐篷底大小的地方,再铺上垫布,再搭上帐篷。为了让我们睡得舒服一点,特意放了两层厚厚的棉絮在毯子下面。
也是第一次骑马。所以前一天还在松州古城时就暗暗兴奋。特地选了不是最壮最高但漂亮的白马,叫它“小白”。“小白”最后变成全队最出名 -
恶名 -
的马。因为它有些争强好胜,老是和Stew的“加加”争着跑前面还差点把我甩下背来。每个人都给自己的马起了名字,一路上就听到不断的吆喝声“Hey,
apples”“slow down, Chocolate-rain”“hurry up, Tiny
dancer”....我们的导游听得不知所措。

我的小白
晚上围坐在篝火旁边唱歌以后,我和一个导游聊起天来。他是回族人,我们的七个导游里只有一个是汉族人。他给我讲了回族的葬礼和“闭斋节”(fasting)。回族的葬礼有三种,分为火葬,土葬和水葬。火葬得到人是那些生前做了坏事的人和自杀的人,而善良受人尊敬的人则可享水葬,土葬的就是间于这二者的。回族的闭斋节大约是农历的腊月或正月前后,持续整整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每天早上6点多吃早饭以后,整天都不可以再吃任何东西知道晚上8点10分才可以吃晚饭。其间禁止抽烟喝酒。每天早饭后,中午,下午4:30,以及晚上晚饭后都得洗澡净身。这一个月的闭斋节无疑是对身体和心灵的一次彻底清洗。

我们最酷的导游
马队
聊完之后已经是夜里10点多。大多数人在一整天的行走后已经在帐篷里歇息。从大帐篷里悄声走到自己的小帐篷,掀起帐篷的门,突然看到月光无比洁白,天地间一切都纯净圣洁。
第四天最后终于走到山顶。从照片上看,我拍照的位置离冰川似乎很近了,可是据导游说,若是从我站的地方走到冰川,大约要一个星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