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很美。武夷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这是后来坐在竹排上才发现的。它由很多不同的山组成。山都不高,特别是对于我这个从群山围绕的四川盆地出来的人而言,更不算巍峨。但它们都特别秀美,而且群山各不相同。

先去了武夷宫,其实和很多旅游景点差不多,古典的街道,传统的房子,甚至店铺里卖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是无意中走进了一个祠堂,并发现竟然是柳永的祠堂,才记起柳永故乡原是武夷山。欣喜不已。

里面呈出了柳永一生的代表词作。一直以来都偏爱婉约词派,李清照的《一剪梅》《如梦令》感伤孤独淋漓尽致,温庭筠的《菩萨蛮》《更漏子》衷情满怀语短情长。而“凡有进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柳永,一首《雨霖铃》,每一字都妙手天成凄美哀婉,第一次读到就被那“多情自古伤离别”所感动,忍不住背了下来,想不到今日在此得见。忍不住绕祠堂多走一圈。

武夷山有很多座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其中的一座山峰,名为大王峰。名字听起来极不雅致,但俗中颇有雄壮耿直的启示。从山脚下的武夷宫出来便拾级而上,一路上都险峻陡峭,平顺之势甚少。因而我们每隔五六分钟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的时候便观察起路旁的植物来。我发现有一种长相奇怪的草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它有长长绿绿的叶子,但叶子的边缘又长着短短的像仙人掌的小刺一样的东西。我原以为在这样湿润的气候里只会看到大片大片的阔叶林,没想到会看见这样的针叶植物,后来我甚至看到针叶林。

武夷宫

登大王峰
在接近山顶的时候,我们到了“一线天”。原本我以为只在华山才有,后来在网上查资料发现全国叫“一线天”的景点竟多达200多处。其中以黄山,武夷山最为著名。大王峰的“一线天”在我看来极为特异。一开始我们以为已经走到山顶不能再前进了,后来发现在山脉的中间有一条极细长极狭窄还极陡的石梯,仅容一人侧身而过。我们抱着“既来之,则观之”的心态去冒险一钻,却发现石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并且像楼梯一样直转而上。我正想着待会儿怎么转身出去呢,没想到眼前豁然一亮,已然出了狭道,并且真的近在顶峰。
从山顶俯瞰,已经不是第一次。但经过这样绝路探索又豁然开朗的还是第一次,也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美景真的都要经过辛苦的攀爬才能在山顶览尽。
有一些话如果曾经听过就永远都不能忘记。曾经说过要带我爬山的那个人,在我每次爬山的时候都会被记起。而每次到了顶峰,我总是忍不住希望他生活得愉快。
下山对我而言真的比上山还难,折腾脚和小腿。上山虽辛苦,但可随时停下休息并总在回头观望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程时心生自豪;走下坡却很难掌握速度,也很少有人回头看。也许在这种自己无法控制速度和方向的时候,总是不如往高处奋力拼搏那么可歌可泣,其轨迹也不如后者值得欣赏。
下午去了号称中国最美的溪流-九曲溪坐竹排漂流。骑马和漂流应该是在任何旅途中我最中意的两件事吧。去的路上心里就特别期待,虽然我至今还没有学会游泳
- 不好意思得很 -
但我从小特别亲水。几经曲折坐在竹排上以后,心里开始有一丝隐隐的不安。这种别人辛苦撑船而我坐在一旁悠闲的情形总是和让我有些发慌,还好过了一会儿两旁的美景让我停不下赞叹。一开始还不停地拍照片,后来才发现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去竟有那么不同的韵致,而且这一座山脉还未退去下一个就已迎面而来。我最后几乎放弃了拍照,只尽情饱览着秀丽的风景,第一次体会到“饱览”中的“饱”字是多么贴切。

下一站是厦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