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和三八妇女节的关系
(2010-03-07 17:32:01)
标签:
草根原创2012校园妇女节缪斯杂谈文化 |
分类: 挥毫 |
我们熟知,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妇女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因此各国纷纷响应,积极参与纪念活动,联合国把每年的三月八日设定为国际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了争取平等的权益奋斗所得,是纪念那些为了男女权益平等而牺牲的女英雄们,是全世界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纪念日。
然而,当人们看到“三八”这个词时,想到的除了国际妇女节外,还有那句骂人的俗语,以及由此衍生的俗语。
“三八”这句俗语究竟怎么来的呢?它和三八妇女节又是什么关系呢?
据史料记载,“三八”一词,古已有之,且此词源于中原地带。典出自元代元怀的《拊掌录》:‘北部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人谓之生张八。’寇忠愍(准)乞诗于(魏)野,野赠之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魏野因排行第三,自称“魏三”。“三八”即简自“魏三”、“生张八”。刘根福更是对“三八”解释为:俗谓素性生硬、作事乖张,曰‘三八’。
后来,南宋时期,中原百姓南移,将家乡俗语“三八”带到闽粤地带,渐渐地成为当地流行的骂语。因此,今天我们经常在港台电影上看到这句骂词的出现。“三八”主要是指举止轻浮,言谈轻佻,不拘礼节,有违道德常伦的人。
由此可见,“三八”一词向来并非敬语,也和三八妇女节毫无瓜葛。或许是个巧合,让人们潜意识里对“三八”和三八妇女节产生联系。二者只是巧在字面罢了!
写这些没别的意思,只是为了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给广大劳动妇女一个美好的节日问候,也让更多的人多了解一些这个节日。最后,捎带上我的问候:您们辛苦了!
前一篇:我错过了幸福的末班车
后一篇:大学那些“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