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和易错题总结
(2013-06-21 17:48:49)
标签:
三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文化 |
第一单元
1.早晨,面向太阳,正对东,背对着的是西,左手边是北,右手边是南。(考试时可以用在纸上先画坐标,然后转动坐标再确定方向)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可以用来辨别方向。指南针上红色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
4.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个方向走,再向哪个方向走),如果图上标明的有路程,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如:先向东南走500米,再向北走350米。
重点复习数学书10页—12页的练习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除法估算: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能被除数整除的数,最好是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如442÷9,要把442估成450,而不能估成440;但58÷7,要把58估成56,因为这样才能被7整除。
与乘法估算区分:乘法的估算可以两个因数都估,也可以只估其中一个因数,但为了好算,我们一般把两个因数都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估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如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2.
笔算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笔算时: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要与这句话区分:0乘(任何数)都得0。
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如:56÷56=1
第三单元《统计》
1.我们本单元学习的是: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据。
3.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 要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要先求出这组数据的总数,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总数÷份数=平均数
重点复习数学书41页3题,4题。45页第5题
第四单元《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其中第一季度可能是90天或者是91天(闰年)。
一年中,1—6月是上半年,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上半年有(182)天,7—12月是下半年,下半年有184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11都是30天,只有2月有变化。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8.计算经过多少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用2008-1949=59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
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一般采用: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时50分+12时=17时50分,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之所以加1是因为开始的那一天已经是第一天了。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重点复习数学书50页,51页,53,54和55页的练习题。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把因数末尾的0去掉乘,然后再数一数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一定要数清末尾有几个0,有时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0,如20×50,因数的末尾有两个0,但积的末尾有3个0.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1.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遇到进位乘法时,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10.
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是:
平方千米
1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3
长 =
周长÷2-宽
14.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特殊的是千米和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特殊的是公顷和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8. 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注
意: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意:(1)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更长;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更大。
重点复习书上76页3题,4题;80页8题,9题;81页10题和11题;85页第2题;86页4题,6题和7题;87页8题和9题。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
3.
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分;用元作单位是(
4.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1.5
1. 5=1. 50=1. 500……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5.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等,再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依次往下比。
6.笔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注意: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重点复习数学书89页和90页的做一做;91页第1题;92页3题,4题和5题;98页5题和6题。
八.解决问题
重点复习数学102页—105页的题目
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重点复习数学书110页—
111页
易错题:
一.填空题
1.
东东家在学校东面700米处,学校在丁丁家东面300米处,丁丁家在东东家(
2.
夜晚面对北极星,向左转是(
3.
4.
5.
120是4的(
6.
123的3倍是(
7.
8.
(
9.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11.
电脑屏幕周长约13(
一条围巾长10
(
课桌高约80(
一个果园的面积大约是5(
中国国土面积大约960(
12.
13.
小明为福利院的儿童捐款100元,是小华捐款的2倍,小华捐款(
14.
15.
火车预计晚上9时45分到站,结果晚点15分钟,实际的到站时间是(
16.
一个数除以6,商和余数相等,这时被除数最大是(
二.判断:
1.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就一定没有0.
三.解决问题:
1. 王叔叔公司的平均工资是3000元,王叔叔的工资一定是3000元吗?请说明原因。
2. 王爷爷喂了8头牛,一星期一共吃了1120千克的草料,平均每头牛每天吃多少千克的草料?(请写出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 一场球赛15:45开始,一共踢了145分钟,这场球赛什么时间结束?
4.小明晚上9时25分睡觉,第二天6时40分起床,请你算一算,小明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5.小灵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4分,其中外语90分,数学96分,求语文多少分。
6.把两个长都是32厘米,宽都是16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请分别求出这两个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请画出图)
7. 三一班有45个人,报歌唱小组的有31人,报航模小组的有23人,已知每人至少报了一项,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报了?
8.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8平方米,宽是6米,它的长是多少米?
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