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爱情和亲情相比,我想亲情更不容忽视,没有亲情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的。花卉植物中有很多代表亲情的花,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
http://b5.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5800977effd855d7b476cf5035d1d3f3.jpg
香石竹(康乃馨)——母爱,浓郁的亲情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是一种常用的插花素材,其茎叶清秀,花朵丰满、艳丽,花瓣层层叠叠,绵延不绝。她象征了慈祥、温馨、直挚、无价的母爱,是母亲节送给母亲最好的礼物,也是日常赠送妈妈、亲友或老师的最适当的花。
红色香石竹:热烈的爱、祝母亲健康长寿、祝你健康;
粉色香石竹:我热爱你、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
黄色香石竹:长久的友谊、对母亲的感谢之恩;
白色香石竹:纯洁的爱、纯洁的友谊、吾爱永在、信念、雅致的爱、真情、尊敬。
http://b2.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2e00aea0cfbbe4a5a9313eb224f8aa77.jpg
石斛兰——父亲之花、父亲节之花
由于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有许多国家把它作为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的“父亲节之花”。石斛的花语是:慈爱、勇敢、欢迎、祝福、纯洁、吉祥、幸福。
尤其是黄色的石斛兰,是在父亲节或父亲的生日时赠送父亲的花,寓意父亲的刚毅、亲切而威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http://b6.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69c0eed72fead6aa168a08e46567c77b.jpg
萱草——中国的“母亲之花”
萱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一向也有“母亲之花”的美称。其根茎肉质,叶狭
细长。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不仅供人观赏,其称“金针”之花蕾,也可作蔬菜供人品用(也叫“黄花菜”),在我国之南北方多见栽植。
早在《诗经、卫风、伯兮》里即有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也,指母亲所住之北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到哪儿弄一支萱草,种在母亲之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所住之屋子又谓萱堂,故以萱草涵义母爱。如唐人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南宋词人叶梦得也有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可见,中国之传统文化视萱草成母亲的代称也有由来,萱草当然也就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http://bb.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bcc876edeeecda388f4c3207e68a6608.jpg
凌霄花——争上游,步步登高,慈母之爱
凌霄藤攀援着大树,力争上游,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在日本,凌霄花寓意慈母之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结成花束赠送给母亲,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正是慈母的爱,与严格的教育,让子女快乐、健康茁壮地成长。
http://b9.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904b4a2621db2bf1d3a78a34baa5f201.jpg
美女樱——和乐、相守、协力一致、和睦家庭、家和万事兴
美女樱是一年生草本花卉,株丛矮密,花繁色艳,开花部分呈伞房状,其恣态优美,花色丰富,有白、红、蓝、雪青、粉红等,色彩艳丽,盛开时如花海一样,令人留连忘返。美人樱花期为5-11月,性甚强健,可用作花坛、花境材料等。花语有和乐、相守、协力一致、和睦家庭、家和万事兴之意。
白色花表示“请为我祈祷”;
红色花表示“协力一致”;
粉红色花表示“家和万事兴”。
http://bf.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f79d5588dd49f55f47bec003b473f94f.jpg
腊梅——富于慈爱、
高尚的心灵
腊梅花金黄似蜡,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比梅花开得还早,真是轻黄缀雪,冻蕊含霜,香气浓而清,艳而不俗。曾有诗赞美:“枝横碧玉天色瘦,蕊破黄金分外香”。腊梅开于寒冬,它的花语是满怀悲悯的慈爱心、高尚的心灵。
折几枝腊梅插入花瓶中,供于书案上,其清香弥漫室内,会使人感到幽香彻骨,心临神怡。送腊梅给慈祥的长辈,寓意更深远。
http://bb.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be25f8d87502bb1866a7e3742d07c293.jpg
万寿菊——长寿、吉祥、敬老之花
万寿菊叶绿花艳,人们喜欢用它绿化、美化环境。逢年过节,特别是老年人寿辰,人们往往都以万寿菊作礼品馈赠,以示健康长寿。
寓有吉祥之意的万寿菊,早就被人们视为敬老之花。至于“万寿菊”芳名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十六世纪中叶,此花从国外传到中国南方,人们不知其芳名,只见它每年从秋到冬开花,呈瓣形,似菊,且花色美丽,因其花叶又有一股臭味,故称其为“瓣臭菊”。一年秋天,有位县太爷做大寿,管家为增添气氛,在大门口摆上两列盆花,顿时黄绿交辉,耀眼异常。县太爷见之大喜,问:“这叫什么花?”管家笑答:“瓣臭菊。”谁料县太爷误听,眉飞色舞地称赞道:“啊!万寿菊,好呀!”从此,万寿菊之名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