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4.images22.51img1.com/6000/gzcuiying03/4cc2f5779b52a75bbaddde255a26af00.jpg
菊花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它清雅高洁,绚丽多姿,深秋季节,自然界百花凋落,唯独它傲霜怒放。在实践中,培育出丰满、矮化、健康(脚叶不脱落,无病虫害)的盆栽菊花,是一项技术性较高且十分细致的工作。为了达到栽培目的,各阶段的管理都要跟上,而菊苗成株至开花的后期管理(也就是入秋之后的管理)尤为重要。
盆栽菊后期管理的总体要求是:立秋定头,霜降露色,立冬见花。具体养护管理细则如下:
一、补充盆土中的肥分,肥液由淡到浓。
立秋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同时也正是菊花迅速生长的季节,对肥料的需求也有增加。开始时水肥各半,每周施两次,以仍用有机肥液为主;用化肥时,要注意化肥的浓度,只能淡,不能浓,否则会损伤菊花根系。9月上、中旬花芽分化时,要停施肥一局。在花蕾形成后又要施重肥,并掺人鱼腥水、增施磷酸二氢钾,效果会更好。注意菊花品种不同,对肥料用量要求也不同。细管品种及绿色品种不喜重肥,要勤施薄肥。
施肥时不要让肥水沾污菊叶,以防脚叶变色、脱落,而影响株形。为使花大艳丽,还必须进行根外追肥。可用磷酸二氢钾0.05%
加尿素0.1%的稀肥液进行叶面喷雾。根外追肥时,还可以和某些药液混和喷洒,以达到兼治病虫害的目的。
二、浇水要适时适量。
由于盆栽菊花在入秋后这一阶段生长迅速,需水量大,加之秋高气爽,盆内土壤蒸发极快,所以每天必须透一次透水,浇水以早上为好,早上浇水能抑制植株拔高。如遇秋雨连绵,最好盆菊不要一直让雨淋。
三、摘心摘蕾要得当。
随着高温天气的消失,菊花生长也随之加快,应随时摘去腋芽,使养分集中于顶芽,利于花芽分化。菊花最后一次摘心应在立秋前后一周内(根据早、中、晚品种可提前或推迟)。最后一次摘心后菊茎长至15厘米时要整枝,每盆留3—5校长势相当、高矮一致的枝条。将生长过高过矮、过细弱的枝条剪掉。
9月中旬左右,每枝顶端生一大型主蕾,留一主蕾和预备测蕾,如主蕾遭受损坏,可培养预备测蕾充当主蕾。其余侧蕾要全部去掉,以使养分集中正蕾,使正蕾开出大而美的花朵。
四、巧妙绑扎。
10月份,菊花花蕾含苞待放,盆栽菊株,有的基杆较细,无力支撑硕大的花朵,可用竹签或木条支撑,以防倒伏和坏损。注意支撑的竹签或木条不要过粗,一般与菊茎一般粗细,最好能涂上绿色油漆,用绿色细塑料绳绑扎,使支撑支杆和菊茎一样美观。
五、不同类型菊花要注意接受不同光照。
秋菊是典型的短日照阳性花卉。菊苗成株后,在接受来自不同角度射来的阳光时,植株应不相互遮荫,以满足其对光照的要求。不过,不同类型的菊花,光照要求也不一样,红、紫、黄等品种,不怕光照,愈晒花色愈鲜艳美丽;但绿色及白色品种要避免阳光直晒,花蕾显色后要置于阴处,以免日晒颜色变浅。
六、防治病虫害。
秋天虽然气候转凉,病虫害仍未减少,常见的虫害一般有蚜虫、红蜘蛛。芽虫危害时,可用敌敌畏或1000培甲铵磷稀释液喷杀;常见的病害有斑点病、锈病等,在上盆前要用杀虫灭菌农药对肥土喷洒,定期用多菌灵、托布津喷洒。此外要精心管理,保持盆菊场地通风透光无杂草,盆面清洁无残肥。以防为主,使病虫害无滋生余地。如一旦发现病虫害,要治早早了,以免影响菊花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