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我的幼儿园生活小结(2013.10-2014.6)
标签:
育儿4岁11个月幼儿园生活montessori |
分类: 我的美国幼儿园生活 |
http://s14/mw690/001Qr67egy6KK6xUFt3bd&690
http://s5/mw690/001Qr67egy6KK6A4SVua4&690
http://s16/mw690/001Qr67egy6KK6AXfQz1f&690
http://s9/mw690/001Qr67egy6KK6GesWs88&690
http://s3/mw690/001Qr67egy6KOD2lcXga2&690
http://s16/mw690/001Qr67egy6KOD36vsX1f&690
在接下来的12月里,小沫儿已经熟知了教室里了一切规则,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最初小沫儿会抱怨吃不上snack,老师不让去花园玩儿,因为在这里一切都有规则,我们也算是上了个在美国也算另类的幼儿园。幼儿园在上午提供间食,具体时间没有,每次有两个小朋友在指定位置吃,谁想吃就把自己的牌子插在指定的位置,当然每次只能插两个牌子。小沫儿一开始不知道要插牌子,估计老师说了她也听不懂,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吃面包,插了牌子的小朋友又告诉她不可以吃,她就很郁闷,我不知道这其中的规则,跟老师说了两次,发现哪天说哪天老师就会安排吃,没特别说明老师是不管的。后来有一天小沫儿神秘兮兮的跟我说妈妈想吃snack是需要插牌子的,后来小沫儿同学就知道了,想吃就插牌子,不想吃就不插,老师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会干涉。当然去花园,去movement,去厕所也是需要插牌子的(或者不是牌子是其它的东西,比如说去厕所给老师一个有图案的钥匙,男孩女孩大便小便图案都不同)。还有,12月乐兮小朋友来到了小沫儿的班级,因为班级是混龄,小沫儿经常得到大孩子的照顾,有时候大孩们也会教她们一些简单的工作,像小沫儿这样新来的,语言又不太通的,通常是被照顾的对象,但乐兮来了,老师们不懂中文,小沫儿成了最好的帮手,小沫儿自己也觉得高大起来了,明显感觉那段时间小沫儿好像精神百倍似的,回家经常告诉我她帮乐兮干嘛干嘛了,她们两个在幼儿园也有了伴儿,不论小沫儿干什么乐兮都和小沫儿在一起。小沫儿变得会照顾人了,会管人了,国外的孩子很会照顾更小的孩子,会组织一起玩儿不论认不认识都很nice,国内的独生子女这方面都欠缺,所以这对小沫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锻炼,而她自己也从其中得到很大的自信。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乐兮小朋友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接下来Stephnie的谈话让我很受感动,她说是时候让她们分开了,她们需要自己做自己的工作,她很感谢小沫儿的帮助,让她和乐兮的沟通轻松了很多。所以后来看到小沫儿 自己专注工作的照片我还是挺感动的,这一个月也是小沫儿自己成长的过程,所以说同伴的影响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家长老师说了都不管用,而小伙伴的行为却影响很大,在这个过程中小沫儿知道了约束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圣诞节后,帅哥男老师考上了portland的飞行学校,要当飞行员了,据说他已经在Montessori执教四年,小沫儿班级在寒假后要换老师了,而新的老师是Jan,来自中国,也是我来这时后认识的一个朋友。
http://s5/mw690/001Qr67egy6KK6A4SVua4&690
http://s16/mw690/001Qr67egy6KK6AXfQz1f&690
http://s9/mw690/001Qr67egy6KK6GesWs88&690
转眼间已是暑假了,小沫儿在她的Montessori
School已经上了9个月的学,看着上面的一幅幅幼儿园老师拍的照片,很高兴看到小沫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交到了好朋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当初选择Montessori这所学校是因为朋友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童童的妈妈当时为了给童童转幼儿园做足了功课,选了这一家她认为最适合的。我想就让小沫儿也上这个幼儿园,但我当初来美国之前被告知这家幼儿园已经没有位置,于是就按照童童妈给我的名单给n个幼儿园写了信,最终注册了一家教会的幼儿园,到了美国后不死心又问这家幼儿园有没有位置,结果还真的碰上了,于是就带小沫儿来参观。Montessori的教室宽敞明亮,教室里教具很多,每个都跟小工艺品似的,而且每个班级都配有一个花园,我看了都觉得很好,小沫儿看了当场也表示很喜欢,于是我们就拍板儿了就这家幼儿园了。
说实话,我当时决定让小沫儿上Montessori真的是因为第一印像:她的教学环境很好,校长很nice,老师也不错,童童和乒乓在这里。而对于Montessori的教学理念我真的是不太了解,只是记得童的妈妈跟我说过这里很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能力,注重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但具体怎么教,怎么学,我还真的不知道。注册后,小沫儿被分到了bamboo
class, 没有和童童和乒乓分到一个班,当时小沫儿也是bamboo
class的唯一一个中国学生。当时校长给我的解释是因为是混班(3-6岁的孩子都在一个班级)每个班级男生女生的比例,年龄的配比都有要求,所以bamboo
class比较适合小沫儿。不管怎样,小沫儿的幼儿园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最初我们选择了半天班,虽然还是在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哭了几天,但每天接回来的时候都是欢天喜地的,表示第二天还是要去的,这跟在国内的时候还真是大大的不同,果然不到一周,小沫儿都很适应了,当然这个适应是指去幼儿园的时候和接回来的时候都很happy。
Bamboo
Class有两位老师,Stephnie是一位漂亮身材又好的女老师,还有一位Allison是一个帅哥儿。这种老师配比颠覆了小沫儿在国内上幼儿园的搭配,但从小有恐男症的小沫儿这次倒是很淡定。后来才知道,Stephine是老师,Allison是助理,每个班级20几个孩子,一个老师,一个助理。最开始的日子里我们忙着找房子,买车子,置备生活用品,小沫儿每天乐呵呵地去幼儿园又乐呵呵的回来,我们没有精力去过多关心她的幼儿园生活,只觉得开心就好。二周后,Stephnie找我谈话,让我告诉小沫儿已经基本适应,所以她要开始独立做一些工作了。还要“工作”?我也是一头雾水。回家问了小沫儿,小沫儿说最近一直跟着Stephnie,老师有教她做工作,教别的小朋友做工作时她也看着,估计小沫儿同学又采取了在国内上幼儿园时的策略,紧跟老师。后来问了童童妈,才知道Montessori的学习过程被称之为“工作“,每个孩子都有她的学习进程表,包括数学,英语,自然,地理,艺术应该还有一项是生活技能(这是我的理解),老师跟据孩子接受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先借助不同的教具教给孩子不同的课程内容,她们称之为”工作“,学会后每个孩子就要自己去选择工作,如果不知道选什么老师会给建议。估计是老师已经教给小沫儿一些简单的工作,接下来就要求小沫儿必须独立完成,天啊这我才领会每天早晨老师在门口欢迎每个小朋友都会问点儿什么,一定在引导每个孩子要做些什么。回家跟小沫儿谈了,不能再跟着老师,要自己完成工作,小沫儿对自己完成工作不能太理解,因为以前在国内的幼儿园都是老师带着大家同时干同一件事儿,而这里每个孩子自己找工作后要自己找个位置完成,后来又哄骗了小沫儿一下,不工作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就不能上幼儿园了,反正她同意不跟着老师了,自己去工作。接下来的两周多,小沫儿每次回家都带着各种的手工,说是自己完成的工作,开始我还挺高兴,终于不粘着老师了自己工作了,可是每天带回来的都的差不多的手工,我又不淡定了,先是说了小沫儿,你能不能做点别的工作呀?这样也学不到啥呀。小沫儿说太难的工作做不了。于是我又找老师谈了希望老师教点儿英语和数学啥的,Stephnie说让我不要push,小沫儿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对于一个在新的语言环境下的孩子,她的适应能力已经很强了,等到她准备好的时候她就会学的很快,但不是现在。Ok,这儿的老师比我淡定,后面的时间里小沫儿还是不时地带着新的手工作品回家,但有的时候会悄悄地告诉我在学校擦玻璃了,扫院子了,洗抹布了,做面包,帮老师给小朋友分杯子,小沫儿很enjoy这些琐事儿,殊不知这也是Montessori的教育内容之一,那段时间我只是很着急小沫儿的英语什么时候才能有些进展。
11月份我们已经在Montessori上了一个月,这个月有两个家长之夜,一个主题是语言,另一个主题是数学,主要是帮助家长了解Montessori在这两门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这也是在小沫儿上了幼儿园后我第一次走进小沫儿的教室。第一个主题的语言,老师介绍了常用的教具,这里的教具还真不是一般地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进度的孩子,而且字母是花体的,难怪小沫儿说她不认识这里的字母,yes,如果单拿出来我也不一定认识就更不会写了。学数学的教具就更多了,小珠子,珠链儿,小木牌儿,立方体,卡片,还有这些东西必须放在固定的盒子里,固定的位置,好复杂,讲的我都晕了,有些我也听不懂,回家后在youtube上找了视频,恶补了一下,忽然觉得我的小沫儿太不容易了,这么难的东西怎么会一下了都记得住,而且还有语言问题,我决定顺其自然了不再要求了。
http://s8/mw690/001Qr67egy6KOBu9egna7&690
http://s11/mw690/001Qr67egy6KOBuZtDcca&690
http://s6/mw690/001Qr67egy6KOBw1xqJd5&690
http://s9/mw690/001Qr67egy6KOBwOQOI68&690
http://s5/mw690/001Qr67egy6KOBxBrHCc4&690
11月的活动还真的挺多,月底的时候又搞了一次小朋友的工作秀,大家预约好时间,每组4个孩子半小时,孩子们要给家长演示她最拿手的三个工作。小沫儿演示的是手工贴画,蜡笔+墨水画,还有数学,看了小沫儿的演示,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工作,还包括准备工作和清理工作。比如说手工贴画,小沫儿需要先取一个小托盘儿,然后在指定柜子里找到彩纸,选择要粘上的装饰品并放到大碗里,从大胶水瓶里挤出需要的胶水放到固定的小碗里,拿上小塑料棒涂胶水,把所有东西放在托盘上,找一个位置,然后才能开始,噢我还忘了,做这个工作还需要穿上小围兜。结束后,把放胶水的小碗洗干净,手洗干净所有东西归位,作品放到自己的夹子里,用过的椅子也要摆好才算完成。画墨水画儿,学数学也是如此,每个工作都有不同的教具,从准备到结束,都要孩子们自始至终地独立完成。突然感觉到我们只想着让孩子多学点字母,单词,加减法而却忽略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真的通过这次我对Montessori的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认同。
http://s11/mw690/001Qr67egy6KOBuZtDcca&690
http://s6/mw690/001Qr67egy6KOBw1xqJd5&690
http://s9/mw690/001Qr67egy6KOBwOQOI68&690
http://s5/mw690/001Qr67egy6KOBxBrHCc4&690
11月的活动还真的挺多,月底的时候又搞了一次小朋友的工作秀,大家预约好时间,每组4个孩子半小时,孩子们要给家长演示她最拿手的三个工作。小沫儿演示的是手工贴画,蜡笔+墨水画,还有数学,看了小沫儿的演示,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工作,还包括准备工作和清理工作。比如说手工贴画,小沫儿需要先取一个小托盘儿,然后在指定柜子里找到彩纸,选择要粘上的装饰品并放到大碗里,从大胶水瓶里挤出需要的胶水放到固定的小碗里,拿上小塑料棒涂胶水,把所有东西放在托盘上,找一个位置,然后才能开始,噢我还忘了,做这个工作还需要穿上小围兜。结束后,把放胶水的小碗洗干净,手洗干净所有东西归位,作品放到自己的夹子里,用过的椅子也要摆好才算完成。画墨水画儿,学数学也是如此,每个工作都有不同的教具,从准备到结束,都要孩子们自始至终地独立完成。突然感觉到我们只想着让孩子多学点字母,单词,加减法而却忽略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真的通过这次我对Montessori的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认同。
http://s3/mw690/001Qr67egy6KOD2lcXga2&690
http://s16/mw690/001Qr67egy6KOD36vsX1f&690
在接下来的12月里,小沫儿已经熟知了教室里了一切规则,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最初小沫儿会抱怨吃不上snack,老师不让去花园玩儿,因为在这里一切都有规则,我们也算是上了个在美国也算另类的幼儿园。幼儿园在上午提供间食,具体时间没有,每次有两个小朋友在指定位置吃,谁想吃就把自己的牌子插在指定的位置,当然每次只能插两个牌子。小沫儿一开始不知道要插牌子,估计老师说了她也听不懂,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吃面包,插了牌子的小朋友又告诉她不可以吃,她就很郁闷,我不知道这其中的规则,跟老师说了两次,发现哪天说哪天老师就会安排吃,没特别说明老师是不管的。后来有一天小沫儿神秘兮兮的跟我说妈妈想吃snack是需要插牌子的,后来小沫儿同学就知道了,想吃就插牌子,不想吃就不插,老师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会干涉。当然去花园,去movement,去厕所也是需要插牌子的(或者不是牌子是其它的东西,比如说去厕所给老师一个有图案的钥匙,男孩女孩大便小便图案都不同)。还有,12月乐兮小朋友来到了小沫儿的班级,因为班级是混龄,小沫儿经常得到大孩子的照顾,有时候大孩们也会教她们一些简单的工作,像小沫儿这样新来的,语言又不太通的,通常是被照顾的对象,但乐兮来了,老师们不懂中文,小沫儿成了最好的帮手,小沫儿自己也觉得高大起来了,明显感觉那段时间小沫儿好像精神百倍似的,回家经常告诉我她帮乐兮干嘛干嘛了,她们两个在幼儿园也有了伴儿,不论小沫儿干什么乐兮都和小沫儿在一起。小沫儿变得会照顾人了,会管人了,国外的孩子很会照顾更小的孩子,会组织一起玩儿不论认不认识都很nice,国内的独生子女这方面都欠缺,所以这对小沫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锻炼,而她自己也从其中得到很大的自信。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乐兮小朋友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接下来Stephnie的谈话让我很受感动,她说是时候让她们分开了,她们需要自己做自己的工作,她很感谢小沫儿的帮助,让她和乐兮的沟通轻松了很多。所以后来看到小沫儿 自己专注工作的照片我还是挺感动的,这一个月也是小沫儿自己成长的过程,所以说同伴的影响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家长老师说了都不管用,而小伙伴的行为却影响很大,在这个过程中小沫儿知道了约束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圣诞节后,帅哥男老师考上了portland的飞行学校,要当飞行员了,据说他已经在Montessori执教四年,小沫儿班级在寒假后要换老师了,而新的老师是Jan,来自中国,也是我来这时后认识的一个朋友。
Jan的儿子也在Montessori,她接替了Allison助理的工作,她从一个家长转换成了老师。之前跟老师沟通,老师也只会谈你孩子的情况,而对于她们如何具体操作并不会细说。Jan来了,因为私交很好,我们经常会谈论有关Montessori的教育理念,我则可以私下打探小沫儿的动向,获得第一手消息,因为Stephnie总是把小沫儿说的太好了,这是文化的差异,而Jan她知道我想了解什么。而在这段时间里由于Jan的双语模式,小沫儿把她不明白的事儿都问了个遍,有时候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和Jan说说了,我立马觉得小沫儿的底气更足了。独立工作的小沫儿和Mina也越走越近,第三个月,小沫儿开始说英语了。有的人说孩子到美国后很快就开始说英语了,而小沫儿花费的时间不短,原来认为是语言环境的问题,但后来我发现这是性格的问题,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本来就喜欢说话,听到了就学着说,而有的孩子本来就话少,喜欢倾听,小沫儿就属于后者。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面前,小沫儿本来就不喜欢说话,当然现在已经改变不少,但这是天性,只能在她自己的基础上更好。而美国的孩子也是如此,有天生开朗的,也有内敛的,但美国的家长只教会孩子在必要场合下应该说的,不会过多的干涉,最重要的还是性格的培养。
今年的3月,小沫儿开始了她的全天幼儿园生活,这是她自己主动要求的,她想在幼儿园吃饭,想参加全天的课程。事实证明,全天课程启动后,小沫儿更开心了,因为午饭后有1个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学校所有小朋友都在操场里玩儿,她也交了很多maple班的好朋友。我也开始重新认识小沫儿,因为在国内我们经常说这个不行那个危险,而到了美国我自己的内心也变强大了,无论面对玩得多脏的小沫儿我也能坦然接受了,也不去阻拦了,而后我发现小沫儿是个热爱运动的孩子,为了她喜欢做的事儿她可克服内心的一切恐惧,她可以在运动中找到乐趣。而且据Jan的反映,小沫儿是个极有主意的孩子,想做的事儿她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不想做的事儿谁让她做也不成,估计Jan给她安排工作时碰了不少的钉子。就如画地图的工作,小沫儿回家后跟我说过n次,大孩子在画地图,她好想画呀,但老师还没教给她这个工作。终于有一天,老师都了她画地图的工作,她在幼儿园画了一天,最喜欢的movement都没参加,回家后做了一本地图册给我看,还给我讲这个是什么洲什么洲的。而她在幼儿园的死穴是Mina,所以后来老师经常让她们两个一起学习一个工作,然后一起做,如果小沫儿没听懂,和Mina一起做两次她就会了,如果拒绝做什么工作和Mina一起基本上她就会同意,当然也是不同意的时候。后来小沫儿还经常参加到大孩子circle里,这主要是语言的学习,大家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特意问过小沫儿在学校学了什么,在老师的小条子里我知道她在学数学,学语言,学地理学自然,甚至有一天老师的条子上写了小沫儿今天在学校学习了插花,是的据小沫儿自己反映她插了很多瓶花,插好的就摆在教室里的每个桌子上。而在老师的每个条子上都有一句话:请不要让你的孩子回家后给你演示她学的内容,也不要刻意询问孩子学了什么。到今天我也不能完全理解这其中的意义,但至少我没有再主动问过小沫儿都学了什么,但多半时候她自己会和我说,我就做到心里有数就好了。
放假前一个月开了一次家长会,每人半小时单独约谈老师,而在美国老师不会具体评价你孩子的好坏或学习的程度,一般你得到的都是极其肯定的评价,但老师会介绍她学习了什么,对什么有兴趣,性格上有什么发展,所以家长会的气氛都是很融洽的,最重要的是单独谈,所以也不需要和别的孩子比较。很开心听到Stephnie说小沫儿越来越自信,在教室里越来越自在,和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交流,而我从小沫儿身上得到的反馈也是如此。
切香蕉,榨橙汁,做面包,做点心,沏热茶,洗抹布,扫院子,种小花儿,观察小虫子,养小鸡,带自己家的狗
狗到幼儿园,卖东西,午餐时说please enjoy your
lunch,收餐具,发餐巾,下雨天在操场上疯玩儿全身湿透透,和老师去买花儿买种子,插花,养小鱼,还有老师不用穿制服每天优雅着装,在幼儿园除了学习还能做这些,很珍贵的幼儿园生活,孩子的个人能力和性格培养最重要,家长们都淡定些吧,知识可以慢慢学,好习惯和好性格最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