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商博物馆——行走在天汉之间五十九
(2012-02-20 06:31:03)
标签:
太原晋商山陕会馆关羽石雕旅游 |
从榆次归来还有一点点时间,就利用这个时间参观了太原晋商博物馆。
太原晋商博物馆是一个新建的博物馆,开放的时间不长,就位于太原著名的迎泽公园里面,我进去找了半天才找到,原来它不是位于交通方便的迎泽大街上的正门处而是位于青年路的那个东门以内,不过这也不错,顺便把整个迎泽公园也全程游览了。
太原晋商博物馆是按照1:1的比例整体上仿制了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几年前我曾经有幸参观过聊城的山陕会馆,那是一座一定要仔细看一看的古建筑。
太原晋商博物馆坐西朝东,面向迎泽公园的东大门,总占地面积7850平方米。远远望去,美轮美奂、稳重古朴,甬道威严大气,青砖方正厚重,彩绘绚丽斑斓,木雕精美绝伦,大到屋顶,小至砖缝,无一不写着‘精美’。
个人观点如果你去过平遥古城、榆次老城的话,再去太原晋商博物馆意义就不大了,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太原晋商博物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可以快速地了解晋商的历史,浓缩那一段精华。还有一点是一定要指出的,那就是这里不需要银两,完全免费。
太原晋商博物馆雕刻彩绘精彩绝伦。由鸡爪牌楼下走过,是一条笔直、平整的甬道直通山门。这个山门也是很奇特的,中间部分向内凹陷,大门的上面镌刻着‘晋商会馆’四个大字。大门两旁的侧门上面,“履中”、“蹈和”四个石刻大字格外显眼,这四个字体现了晋商的处事原则。石刻上方,一组“八仙过海”木雕引人注目,雕刻手法细致入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山门两侧的墙壁上是以砖雕的方式介绍太原晋商博物馆的文字。
第一进院落是过渡性的,比较窄小。这里有钟鼓楼等建筑。穿过上面书写着‘万世瞻仰’金字的中间像黑洞一样的走道就进入了第二进院落,这里就是晋商会馆的中心,刚才走过的那个黑洞的上面就是晋商会馆的大舞台,这是关帝庙系列建筑的灵魂。大舞台上‘出将’、‘入相’、藻井兼备,逢年过节这里都要上演戏剧,理论上最重要的第一观众就是对面大殿里面的关老爷雕像,陪同雕像看戏的,同时也是实际看戏的观众就是位于院子两侧包厢里面人物。现在这两侧的包厢就建成了晋商博物馆的展厅。
太原晋商博物馆主要展示了晋商历史以及晋商创造的商业文化。展出形式辅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参观者能更好地感受晋商文化,感悟晋商精神。
晋商博物馆内的展品多来自民间征集和社会捐赠。目前,已征集到六百多件展品,其中有多件属社会无偿捐赠。这些展品中,既有反映晋商涉足商业领域及地域的盐票、铁器,反映晋商发展历程的镖局、账局、票号的实物和票据,也有反映晋商经营之道及管理制度的保证书、商匾、广告单,同时还有与晋商有关的反映民俗民风文化的建筑构件、家具等等极为丰富。
巨型算盘是这里的一个重要看点。这是一架由长6米、227个档位、1598粒珠子,可供12人同时使用的超级算盘。同时展出的还有大量不同时期的算盘,其中有八卦、九宫、汉白玉、阶梯、宝塔等造型奇特的算盘,还有佛家专用的玛瑙、玉石算盘,还有最小的袖珍箱式算盘。人们在这里可领略到上百件年代不同、造型各异的算盘。
这里几乎就是晋商昔日辉煌的一个缩影和总结,这里有平遥日升昌票号大门的复制品,山寨版的就是山寨版的,与真真正正日升昌票号的大门比起来就是少了那么一种‘大气’。日升昌票号的大掌柜雷履泰的雕像就安坐在日升昌票号大门的旁边,仿佛在向现在的观众讲述那古老的故事。遥想当年晋商纵横天下,以勤勉和智慧撑起庞大的金银帝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这让人唏嘘不已。但晋商的余韵流风却让人感慨赞美。
大舞台正对面是晋商会馆的正殿,里面理所当然地供奉着关羽的塑像,与传统的关羽塑像的呆板程式化的不同,这里的关羽是现代版的塑像,关羽坐在大椅子上,一手捋着那美长髯的胡子,一手拿着《春秋》在观看,飘逸洒脱,极富动感。不过这样要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汉代还没有椅子了,他这个椅子是从那里来的?二是他这样的坐法,这样的距离看书,坐的长吗?看的见吗?哈哈,艺术夸张。
太原晋商博物馆设计精巧,建筑考究,整体上具有规模化的美感,局部上又具有细节特色,这反映在馆内的石雕、砖雕、木雕艺术上,这些雕刻采用了线雕、浅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这5种表现形式,工艺精湛,细致入微。从山门进入夹院,向正上方看去,精美的彩绘图案、米字斗拱引人注目。
太原晋商博物馆彩绘全部采用“汉文锦”表现手法,“汉文锦”为山西民宅特有表现手法,其特点是堆金刷粉,立体感强。按照传统,博物馆的彩绘图案多以山水、花鸟、历史故事为主,在山门上采用了行龙图案,古色古香。
至少在我去的那一天,参观太原晋商博物馆的观众还是很多的。就在我看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服务员告知,晚六点马上就要到了,明天再来吧。我也只好悻悻地走了,不知道那后半部分要何时才能看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