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带来一朵含水的云——读小说《不是每朵云彩都下雨》
(2023-04-25 14:46:21)是谁带来一朵含水的云
——读小说《不是每朵云彩都下雨》
“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爱是一种很难描述的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述。”偶读黑娃写的中篇小说《不是每朵云彩都下雨》使我对这一句话有了全新的感悟。我想,如果你和我一样有幸读到这篇小说,你也会和我一样,于恍惚间,将纠结的情感和跌宕的情节误作满天云彩未落的眼泪或者西山落日无奈的叹息。
小说讲述了一位企业女白领苏林,由于和丈夫姜谷缺乏沟通和了解,在情感的歧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由于一件意外的事件使她对丈夫有了了解,可为时已晚。开篇,作者以“世间的事总是那么奇怪,越是等的越没有。”这样一句话引领小说的走向,为小说结尾突兀跌宕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整个故事的铺垫到小说结尾的峰转急回就像平缓流动的大河瞬间遇到落差极大的悬崖形成的瀑布一样给人以炫美的震撼,一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一样。作者细腻的笔触仿佛为这个喧嚣的社会带来了一朵含水的云,让一些浮躁的空气、浮躁的人群、浮躁的大地、浮躁的灵魂有了一种湿漉漉的清新。
一个窗口就是一个世界,那里面藏着一份精彩、一段平凡、一杯寂寞、一碗甘苦。李小小眼中的窗口却是那样的简单和可爱。甚至窗口飘出夫妻吵架的声音,也成为她耳中优美的旋律。这种纯美就像一幅婉约的山水画,无声的伫立在喧嚣的世界上。李小小只是作者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安放的一块膏药,就像一贴伤风止痛膏对于人体一样,不能治愈太多的伤,而只是对伤者是一种精神安慰。偶尔治愈伤者只是一种意外。李小小对于苏林就是这样。她打开了苏林沟通的门,打开了苏林寂寞、忧伤、痛苦、绝望的心扉。在苏林即将枯萎的情感之树下,浇上了一杯午夜采撷的露珠;在苏林即将凋零的情感之花上,洒下了一缕悲情的阳光。
“所有的人都把李小小当成了空气,来与不来,跟谁都没有关系,对此李小小并不介意,从小到大,她早已习惯了自己就是空气。”这句话好像是作者在文章中的一句无意的过度,其实是对社会的一种客观的认识。弱势群体就是这个社会的空气,也许连空气都不如。然而李小小介入苏林的世界好像很偶然,可偶然中蕴含着必然。爱是人类永远无法扼杀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潜意识的爱,每个人都有潜意识的关怀,苏林有、李小小有、姜谷也有。当苏林潜意识的扶起跌倒的李小小时,当苏林为面对李小小变形的面容而突然跑开而自责的时候,李小小给予苏林的是柔润的目光,这柔润的目光打开了苏林一扇久闭的心窗。
这也是作者诠释沟通的一扇窗。
音乐如水流淌。李小小和苏林在雨中自由舞蹈的身影就像两只翅膀上沾着露水的蝴蝶。“不是每朵云彩都下雨”,可含水的云不一定都是忧伤。在雨中,苏林得到了情感的释放,在雨中,苏林得到了精神的宣泄。那是她和李小小的世界,那是一个纯洁的世界,那是一个无尘的世界,那是一个架起沟通虹桥的世界。苏林向并不能太听懂她的叙述的李小小讲诉着自己的故事,讲诉着自己的丈夫。或者只是自己为自己讲述。“她不知道如果李小小是正常的她还说这些话吗?她想,她是不会的,就向她不会和他同事说,不会和她的同学说。”
在一个聪满无奈和虚伪的社会,也许雨中的舞蹈只是作者弹起的一曲心灵的禅音。
“上苍真的很公平,命运在向你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世上的任何事是多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让你痛苦,但痛苦往往可以转化。故意去找寻快乐,往往找不到,反而带来空虚和烦恼。但有时在有意无意之间,愉快的事情却不速之客,突然到来,令人捉摸不透。苏林像一个泼妇般的掀翻姜谷的麻将桌,在大街上和姜谷高声争吵彼此的对错只是换来了彼此的伤害,然而李小小父亲的一席话却让她的泪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这是越来越疏于沟通的社会的悲剧,这是人性中潜意识的爱的喜剧。
通读作者的这篇《不是每朵云彩都下雨》。一些真实的、似乎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就会像背阴的水滴,凉凉的浸过身心。而掩卷瞑目而思,便会有一朵含水的云悄然飘进你思绪的脉络,飘进你灵魂的深处,飘进你疼痛的断层!如此真实、如此简单,如此清晰!仿佛在你、我、他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