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从欧洲到中国的路线

标签:
杂谈中西交流传教士利玛窦入华路线 |
分类: 丝绸之路 |
石云涛
参观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利玛窦展,看到一些珍贵的实物和图片。这个展览不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所以我放进博文与大家共享。再结合过去掌握的有关材料,对利玛窦的生平经历和传教活动进行简单疏理,使大家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利玛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北京站稳脚跟,开
始了耶稣会士长达200余年的传教事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功不可没。他也因此成为世界史上的伟人之一。
http://s5/middle/64c3f320t801dd205e9a4&690
利玛窦像
佚名作《利玛窦神父像》,画布油画,110·90厘米,17世纪,马切拉塔,博纳考斯宫市立 美术馆
http://s11/middle/64c3f320t801da18305ba&690
意大利马尔凯大区马切拉塔城(油画)
这是利玛窦的故乡。利玛窦于1552年10月6日出生于此,早年在此地耶稣会学校就读7年。
http://s2/middle/64c3f320t801e0635f541&690
利玛窦14岁时穿这种衣服
1568年,利玛窦被父亲送到罗马攻读法律。1571年8月15日,加入耶稣会,入圣安德修院,立愿赴印度传道,得到允许。第二年进入罗马公学,学习古典文学和经院哲学、数学、历法等。在罗马居留期间,从事于传教事业必须之准备。在这里,他曾受学于著名数学家克拉维乌斯神甫,后来利玛窦一直称他为“我的导师”。利玛窦入华传播的数学、天文知识是从这位老师那里得来的。
http://s3/middle/64c3f320t801df3035b92&690
《书房中的克拉维乌斯像》
公元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冲淡了中世纪的黑暗愚昧。面对迅猛发展的基督教新教派的进攻,天主教的地盘日益缩小,罗马教廷这座衰朽堡垒摇摇欲坠,它的守卫者们惶惶不可终日。天主教耶稣会派遣大批成员到世界各地传教,以扩大天主教和罗马教廷的影响和领地。1578年,利玛窦沿着达·伽马开辟的航线,从欧洲前往印度,开始了他的远东传教之旅。
利玛窦先是从罗马到热那亚、卡塔赫纳、科英布拉,于1577年5月18日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候船期间在这里学习葡萄牙语。1578年3月24日,与来自不同国家的14名耶稣会士搭乘圣路易斯船赴印度。途中遇风暴,差点儿漂至南美洲巴西。绕过非洲好望角,至莫桑比克岛。这年9月13日,由莫桑比克抵印度果阿,因病至风光优美的科钦养病。1580年7月26日,学成授司铎,升为神父。
1582年4月,应范礼安之召赴澳门,8月抵澳门。
http://s9/middle/64c3f320t801e5a40eff8&690
破海远航:利玛窦入华路线示意图
http://s12/middle/64c3f320t801ebd8a81bb&690
从马切拉塔到罗马
http://s13/middle/64c3f320t801ed35dbc5c&690
从罗马到热那亚
http://s1/middle/64c3f320t801ef0020c70&690
从卡塔赫纳到科英布拉
http://s14/middle/64c3f320t7336fa0d12cd&690
从里斯本出发往印度
http://s9/middle/64c3f320t8025944bbb48&690 绕过好望角
非洲·莫桑比克岛
http://s10/middle/64c3f320t8025f41bffe9&690
http://s11/middle/64c3f320t8026142d3d4a&690
从莫桑比克到印度果阿
http://s4/middle/64c3f320t804eb2e00fc3&690
欧洲人画笔下的澳门(MAKOU)
http://s16/middle/64c3f320t802e2e0ec15f&690
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罗教堂的前壁遗迹,澳门名胜
15世纪至16世纪间,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航海贸易势力纷纷向东方扩展。葡萄牙人最早来到亚洲。1513年(明正德八年),葡萄牙人组织了一个所谓官方旅行团,乘中国商船前来中国,到达广东珠江口外的屯门。早期西方传教士往往就是搭乘商船,沿着西方商业贸易的路线进入中国的。
如果从1577年至里斯本算起,至1582年到澳门,利玛窦花了5年时间从欧洲来到中国。从此,他把后半生交给了中国,他没有再回到祖国,也没有再离开中国,最终辞世于北京。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利玛窦与张骞、法显、鸠摩罗什、玄奘、鉴真、郑和、汤若望等人一样,成为不朽的人物。这些人都曾经身历艰险,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尤其令人赞叹。但当利玛窦与其他传教士一样,抱着“独身、博学、牺牲”的精神、信念和决心到澳门的时候,中国并没有对这位远涉重洋信心十足的的年轻人表示客气。他与玄奘到印度虚心求学不同,与鉴真被作为导师迎请到日本不同,他想到中国输出他们的文化,得不到他的“中国学生”的认同。古老的中国对这些远涉重洋立志传播上帝福音的“贵客”们采取了拒斥的态度,热脸蹭上冷屁股,传教士们的传教事业正遭遇严重的阻碍。
沙勿略已经病死在上川岛上,巴来托和克卢斯又相继到达上川岛,但始终打不开中国的大门。上川岛太小,传教士们又选择了澳门作为立足点。公匝勒斯在这里建立了“草屋圣堂”,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这里已经有8个西方传教士和许多本地教民,这些传教士千方百计想从这里进入内地,但一次又一次遭遇失败。一位传教士在信中写道:“试用的方法已经无法数清,……但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现在魔鬼将大门关得更严,当我住在澳门的三年之内,我曾竭力想法为能进入内地,然而我所有的计划都失败了。”有人已经提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1568年,卡内罗来到澳门,接替公匝勒斯的职位,他发现用武力对付中国并不适宜。因此他建教堂,开医院,为进入中国作准备。他两次到广州活动,希望当局允许他在广州设立会所,但他得不到批准。有一天,范礼安神父透过澳门学校的窗户,远眺内地,大声呼曰:“岩石!岩石!汝何时得开?”(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
因此,利玛窦的前进道路布满坚冰。坚冰,正等着这位学识渊博,充满智慧,而又心胸开阔的仁兄打破。
http://s11/middle/64c3f320t801da18305ba&690
http://s12/middle/64c3f320t801ebd8a81bb&690
http://s13/middle/64c3f320t801ed35dbc5c&690
http://s1/middle/64c3f320t801ef0020c70&690
http://s14/middle/64c3f320t7336fa0d12cd&690
http://s9/middle/64c3f320t8025944bbb48&690 绕过好望角
非洲·莫桑比克岛
http://s11/middle/64c3f320t8026142d3d4a&690
http://s4/middle/64c3f320t804eb2e00fc3&690
前一篇:朱洪武的故事
后一篇:唐太宗深以为耻的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