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塘第七中学教师梯队建设方案

(2010-09-13 21:39:5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务处

莲塘第七中学教师梯队建设方案

20090210        教导处

————————————————————————————————————————————————————————

一、指导思想:

乘借《南昌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的实施意见》的东风,以教师梯队建设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一批能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推动我校打造有效幸福课堂工作的进行。通过梯队教师的认定与考核,将竞争机制引入师资队伍建设,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二、目标任务:

在三年内选拔培养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一批在济源市范围内享有一定知名度、教育教学技艺精湛、师德高尚、成果显著的名教师,以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带动学校的规范化创建,整体提升我校办学质量,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质量的素质教育示范校.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刘建忠

副组长:李慎保 孙荣春林运斌 罗刚 洪小玲

组员: 万保生 李录生陈丽华 及各教研组长

考核小组:

组长: 刘建忠

副组长:李慎保 孙荣春林运斌 罗刚 洪小玲

文科小组:孙荣春 林运斌李录生 陈丽华 万长虹 各备课组长

理科小组:李慎保 罗  刚 万保生 罗水洪 曾剑波各备课组长

四、梯队教师评选条件:

依照市教体局名师评选培养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在校内设立四级梯度培养模式: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通过梯队建设使教师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追求。学校将在认定的基础上,按制度对每一级教师实行相应的培训。

() 校级名师评选条件: 基本条件:现职在岗教师,教龄在六年以上,近三年内认真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三年内师德考核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业绩条件:

1.一直以来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显著,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一年来教学成绩不低于平均成绩,接班教师所带班级需进步两个名次.

2. 精通新课程精神,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在市级以上教研、科研部门组织的教学业务竞赛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教研、科研部门举办的教学观摩、教育研讨活动中执教过公开课或做过业务讲座。

3.具有研究意识,近3年能主持市级以上立项课题或参与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或有2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论文在教育期刊发表.

4.有强烈的反思意识,每学期必须整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思所得所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活动或教学研讨会.

5.建立自己的网络研修平台,在研修茶座网上参与 “专家说教”活动,发表自己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的博文. 高标准的完成网络研修任务,每学期发表原创文章至少5,至少1篇为精华文章。

6. 积极参与本校有效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向全体教师开放随堂课,或跨年级上公开课。

7.参与学校“青蓝工程”建设,培养、指导2名青年教师,使其逐步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8.有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理论修养, 积极参与教研组的“众读一书”活动,高质量写出读书心得,并将先进的做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校级学科带头人

基本条件:现职在岗教师,教龄在六年以上,近三年内认真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三年内师德考核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业绩条件:

1.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显著,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一年来教学平均成绩不低于同学科序列的60%,接班教师所带班级需进步两个名次.

2.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本学科教学专家。近三年在市级以上教研、科研部门组织的教学业务竞赛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近3年能主持市级以上立项课题或参与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或每学期至少有1篇本学科或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4.建立自己的网络研修平台,积极参与 “专家说教”活动,发表自己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的博文. 高标准的完成网络研修任务,每学期发表原创文章至少篇5.

5.积极参与本校有效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能跨班级上校级示范课。

6.积极参加学校“青蓝工程”建设,培养、指导2名青年教师,使其逐步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7.有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理论修养,参与教研组“众读一书”活动,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 每学期参加一次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活动.

(三)校级骨干教师

基本条件:现职在岗教师,教龄在六年以上,近三年内认真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三年内师德考核均为合格, 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业绩条件:

1.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一年来教学平均成绩不低于同学科序列的70%,接班教师所带班级需进步一个名次.

2.近三年在市级以上教研、科研部门组织的教学业务竞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或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近3年能参与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或每学期至少有1篇本学科或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4.建立自己的网络研修平台,积极参与参与 “专家说教”活动,发表自己教学经验、教育理念的博文. 高标准的完成网络研修任务,每学期发表原创文章至少篇5.

5.积极参与本校有效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能跨班级上校级公开课。

6.有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理论修养,参与教研组“众读一书”活动,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 每学期参加一次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活动。

()学校优质课教师

基本条件:现在职在岗教师,教龄在六年以上,近三年内认真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三年内师德考核均为合格, 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业绩条件:

1.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一年来教学平均成绩不低于同学科序列的80%,接班教师所带班级需进步一个名次.

2.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近三年来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中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

3.积极参与本校有效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 每学期至少上两次校级公开课,集体备课请假次数不能多于2次。

4.做好教学常规各项工作,不能受到市级教研部门的批评。

5.建立自己的网络研修平台,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和发表评论,每学期发表原创文章4篇以上。

6.有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理论修养,参与教研组“众读一书”活动,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 每学期参加一次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活动。

五、活动程序:

坚持公平竞争、择优推荐的原则,只要符合条件的教师都可以自愿申报。活动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9.3.28---2009.4.5) 通过例会、板报等场合宣传学校关于“名教师培养”工程的政策、精神和待遇,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参与此项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让教师们明白,名教师工程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实际利益。(负责人:各备课组长)

第二阶段 教师自评和申报阶段(2009.4.---2009.5) 全体教师对照各类教师的评选条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级别进行自主申报,并上交申请材料。(负责人: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第三阶段 初评阶段(2009.6--2009.7)学校组织评审团进行评审,通过查阅资料、听课、现场答辩等活动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最终确定学校本学期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负责人:李慎保、孙荣春 林运斌 罗刚 洪小玲)

第四阶段 学校正式认定阶段。(2009.9---2009.10) 在初评基础上,结合本学期两个月的工作和绩效考核结果,再组织一次评选活动,把上期和本期的积分按40%60%的比例相加,最终认定本年度学校的各级各类教师名单,并颁发各级各类教师荣誉证书。(负责人: 李慎保、孙荣春 林运斌 罗刚 洪小玲)

六、名教师培养途径: 

1.组织名教师培养对象在完成“众读一书”的基础上研读教育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负责人:李慎保)

2.立足集体备课、教研组研修等活动,鼓励名教师培养对象通过理论学习、同伴互助,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积极组织优质教学观摩、有效幸福课堂竞赛等活动,为名教师的成长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负责人:孙荣春)

3.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名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外出学习、网络学习等形式拓宽视野、广搜信息,完善自己对现代教育的理性思考。(负责人:林运斌)

4.坚持例会上的教师说教活动,安排梯队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方法与班级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这种形式督促名教师培养对象提高理论素养。(负责人:罗刚)

5.组织与督促名教师培养对象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教学主张,宣传自己的教育思想。学校与名教师签订协议,每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反映自己教学经验与思想的博文,学校将检查完成情况。(负责人:洪小玲)

七、梯队教师考核及待遇

(一)梯队教师考核:

1.与名教师培养对象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每位名教师培养对象自主设计发展规划并交学校备案,学校将对培养对象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等状况进行考核。

2.对各梯队教师实行动态管理: 按照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根据“共同培养,分层管理”的原则,我校将对各梯队教师进行跟踪量化考核,每月一通报和汇总,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或因工作原因不再担任相应学科的教学者,取消其梯队称号和待遇.

(二)梯队教师待遇:

1.学校将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外出到先进地方参观考察。

2.学校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认定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进行研修经费补助,名教师每年500元,学科带头每年人300元,骨干教师每年200元,优质课教师100元,不发现金,可以用作补偿购书款和外出学习费用。

3.优先向上级部门推荐:建立校级梯队教师与市级骨干教师的对应关系,凡未获得校级梯队教师称号的,不得参与市级相应称号的教师评选.

4.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中获得梯队教师称号者同等条件下优先。

5.获得梯队教师称号的,绩效工资中将得到不同层次的体现。

八、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谋发展,务本求实育名师。积极引导教师走 “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的成长道路,各备课组要深入领会市“名教师”培养工程的涵义,努力营造人人争做名师的氛围,借“名教师”工程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2.课堂是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为推动我校重点工作“打造有效幸福课堂”的顺利开展,教导处将组织不同层级的教师上跨班级、跨年级等不同形式的公开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备课组通过“五课”说、讲、听、评、研课深入研讨,探索适应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3.教科室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组“众读一书”活动和理论学习,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教科室每月20号对教师参与的情况进行通报。

4.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协调。在学校“教师梯队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教导处和教科室具体负责“名教师”培养工程的规划、协调与各类教师的选拔、培养、培训和管理。政教处负责教师的师德考核,各教研组注重落实,确保“名教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南昌县莲塘第七中学

梯队教师建设领导小组

200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腾飞的七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