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足石刻—牧牛图

(2011-05-16 23:35:29)
标签:

大足石刻

牧牛图

佛教

四大石窟

心灵

重庆

旅游

摄影

雕塑

造像

文化

http://s1/middle/64c1859bta3150bec8ec0&690&690

http://s6/middle/64c1859bta315115915b5&690&690

http://s14/middle/64c1859bta31573b2c56d&690&690

    在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内有一组关于牧牛题材的石刻,导游介绍说,这个石刻的“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佛教思想教育、传播的组雕。整个石刻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

    整个石刻造像共分十二组:第一组“未牧”, 第二组“初调”,第三组“受制”, 第四组“回首”,第五组“驯服”,第六组“无碍”,第七组“任运”,第八组“相忘”,第九组“独照”,第十组“双忘”,第十一组“禅定”,第十二组“心月图”。

    见过的,和经历过的,体会过的人们对这些山中牧牛的形象片段和场景应该是熟悉的,但刻石者要告诉人们的修炼者,修行者经历的心理、心灵感悟过程却只有在看到这些石刻,听到已经“大彻大悟”的智者的讲解后,才能有一点感悟。

    牧牛的过程,训牛的过程,就是牧心的过程,训心的过程,调适心理的过程,建立世界观的过程。

    我看过此组石刻后最大的感想是“教育”,“自我的教育”和“对民众的教育”。中国有句俗语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成都武侯祠中有“攻心”的对联。管理自己,管理国家,管理企业是否也是“同此道理”。

    该组石刻的最后是一幅“新月图”,通过逐步的磨炼、修炼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了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界。皓月下写着:“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圆昭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整个石刻造像通过田园山野的普通画面告诉和要求修行者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而达到主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即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物我两忘”的最高精神境界。

    看大足石刻,牧牛图是值得细细琢磨一阵子的。

http://s7/middle/64c1859bta31573865b06&690&690

http://s7/middle/64c1859bta31573f13d26&690&690

http://s1/middle/64c1859bta315731b3ea0&690&690

http://s14/middle/64c1859bta31573b2c56d&690&690

http://s11/middle/64c1859bta31511ccd3ba&690&690

http://s14/middle/64c1859bta31510c2b63d&690&690

http://s1/middle/64c1859bta315109b8c60&690&690

http://s6/middle/64c1859bta3150ee46ca5&690&690

http://s5/middle/64c1859bta3150df87074&690&690

http://s6/middle/64c1859bta3150fcc57d5&690&690

http://s8/middle/64c1859bta3150ee99567&690&690

http://s7/middle/64c1859bta3150ce6f3b6&690&690

http://s7/middle/64c1859bta3150cce7226&690&690

http://s1/middle/64c1859bta3150bec8ec0&690&690

http://s9/middle/64c1859bta3150a742fb8&690&690

http://s4/middle/64c1859bta3150a9cb683&690&690

http://s16/middle/64c1859bta3150a93d1df&6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