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难看谁之过?

(2021-02-26 06:23:47)


接着说电影《你好,李焕英》。

众所周知,李焕英是贾玲的妈妈。贾玲长得像她爹,确实不敢恭维。

李焕英的好看,一是外形,二是内心。

外形好看在哪里?头发?脸庞?五官?腰身?

女人就怕比较,特别是与自己的女儿比较。

而最容易判断的,就是身材。

李焕英虽然来自农村,农活、家务、岁月,都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难堪。尤其是她的腰身,非常好看。正如《诗经》上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特别在李焕英结婚,并生下女儿贾玲后,依然还保持着身材的曼妙婀娜。

李焕英在厂里有一个竞争对手,知道是谁吗?

对,王琴。王琴虽然有些自恋,虽然有些虚荣。但是,也是一个相貌、身材都可圈可点的美女。

说到王琴,我说我认识,而且关系还很好,你们相信吗?

当然,这个王琴与电影里那个王琴,不是一个人。但是,有一点非常相似,就是身材很好。

王琴都快60岁了,为什么身材还保持得好。她的秘诀就是,放宽心态,健康生活。

当然,她还有一项密招,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就是长期参加一项女子形体运动。这个活动已经变为一个产业,名字叫“身所优雅”,在全国各地都有教学点。

我一直以为,这项活动总比那些天天在小区空地,或霸占公园儿童活动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红歌,像僵尸一样跳前跳后,或者像做第六套广播体操那样,周而复始地重复,连农民工都不会停下来望一眼的广场舞,要好许多。

我是天天在手机上为她点赞。有时候看见镜头里有几个腰身超常的大妈,不自觉的要调侃一下,呵呵就过。

万万没有想到,王琴追求的这项活动,居然是一项未来全民健身,女子美体塑身的大产业呢。

今早出门锻炼,听《得道——邵恒头条》。

邵恒老师提到了一个新名词,叫“颜值经济”。而美体塑形,将会成为“颜值经济”的新增长点。

让我们来看看,邵恒老师是怎么介绍这项产业的:

今年春节期间,有一类消费很受欢迎,这就是医疗美容。7天长假是一个不错的恢复期,因此整容医院1-2月份的生意一直很兴旺。就在春节前,医美行业的龙头公司,生产玻尿酸的“爱美客”,还成为A股市场第三只股价突破1000元的股票。这只股票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如果你关注医美,这个行业在过去5年的增长势头十分凶猛。

2017年中国刚刚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但今年,也就是仅仅4年后,中国很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达到2200亿元的规模。市场普遍认为,医美在中国的增长空间巨大,因为目前医美在中国的渗透率只有3.6%,这个数字也就是欧美市场的1/5

过去我们说起医美,往往首先会想到整容。

最近,世界著名会计公司——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一份行业报告,特别关注医美行业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身体塑形。

德勤的报告预测,在接下来10年中,身体塑形将会从百亿级别,跨越到千亿的规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身体塑形到底在服务什么样的需求呢?

看看德勤这份报告的标题,《中国身体塑形市场行业发展白皮书》。喜欢投资炒股的爷们儿,你不得不关注一下。

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直男来说,医美话题那真是两眼一抹黑,除了整形和美容院这些粗糙的概念,其他一无所知。 

什么是身体塑形?是不是就是减肥?

资深整形医生陈焕然老师是《得到——美容整形医学10讲》的课程主理人。

陈焕然老师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有一些模特,身材比例和线条都已经很好了,但是为了走秀需要比较明显的马甲线,那么整形医生就可以从肚脐眼抽脂,在腹部人工“雕刻”出马甲线。

再比如说,有的女性希望自己的臀部有“梨涡”,也就是臀部的两侧比较明显地凹进去,就像脸上的酒窝一样,这种也可以通过抽脂手术完成。

还有,如果臀部下垂,也可以通过身体塑形的手术进行改善。陈焕然老师介绍,把臀部的最高点上移1厘米,从视觉上来看,相当于腿长出了2-3厘米。

还有什么去双下巴、去蝴蝶袖、大腿内侧肉多、脖子粗大等等问题,也都可以通过身体塑形解决。

那身体塑形是干啥的呢?说白了,是局部的减肥。有些人身体基础条件不错,不肥胖,但就是有一些局部的“难啃”问题,这时候就可以来一次“身体塑形”,也就是用手术或者非手术的方式对身体进行精细的塑造。

德勤的报告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类服务,叫身体的“精雕”。相比起“美容”“整形”,“身体精雕”这个概念给医美行业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你想啊,你的脸也就巴掌大的地方,能折腾的有限;但身体就不一样了,有无数个局部可以调整,而且可以调整得非常精细。

在德勤的报告里注意到这样一个变化:在2018年,中国医美消费者72%的钱花在脸上,28%的钱花在身体上;但到了2020年,在身体上花的钱,比例上升到了46%;相应的,在脸上花的钱所占比例下降到了54%。你看,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往身体上投入资源了。

换个角度,从客单价来看,我们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趋势。2018年,美体塑形的平均客单价是2308元,但是202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7242元。

当然,用手术来做精雕,普及起来并不容易。无论是心理门槛还是消费门槛都比较高。

但是,德勤的报告里提到了另一类服务,这类服务大大降低了身体塑形的门槛,可能会在未来驱动这个市场快速增长。

什么服务呢?就是非侵入式的塑形设备和技术。

比如有一种叫做“酷塑”的设备,做的是冷冻减脂。原理是针对特定的部位,把温度降低到能触发脂肪细胞凋亡的程度。这种设备常常被用来减肚子上的肥肉。

还有一种设备叫“热立塑”,做的是超声减脂。原理是通过高频的超声波产生很高的热能,把脂肪细胞“烧死”。这也是俗称的“超声刀”,常常用来去双下巴。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原理是“射频减脂”的设备,简单来说是通过加热促进细胞代谢,据说有紧致皮肤的作用。现在医美机构有一个比较流行的服务,叫“热玛吉”,就是类似的原理。

随着这些设备的普及,相关的订单增长非常快。前面提到的这三大品类,冷冻、超声和射频减脂,从2018年到2020年期间,平均每年的订单增长率在200%300%不等。

那么现在在国内,都是什么样的人在使用身体塑形服务呢?

在德勤的报告中,看到了两类有意思的数据。

一类数据是城市消费排名。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身体塑形消费最高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和成都。其中成都消费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都市主动将自己打造成医美之都。有不少年轻人甚至现在会打飞的从一线城市飞到成都去做医美。

而身体塑形消费增长最快的,是上海、南宁和郑州。比如上海在2018年,全国排名第六,但是到了2020年,一跃上升到了第二名。

另外一类有意思的数据是人们的消费动机。

第一大动机,是被别人的疗效种草。这看起来好像是在说,很多人是跟风消费。但换个角度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群、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医美体验,给别人安利、种草。

这是消费心态上的一个重要变化:你想啊,过去有人做整容、整形,往往都会藏着掖着,多少有点羞耻感,但现在这种羞耻感正在消退。

第二大动机,是增加职场竞争力。

有人认为,颜值高低或者身材好坏,只在一些特定行业里,比如演艺行业、健身行业,才对职业发展有影响。

不管你信不信,早就有经济学研究证实,长得越高,收入越高;颜值越高,收入越高。有专家推测,从长期来看,长得好看的人比一般人收入要高出5%10%,这个规律在男性当中竟然更显著。随着现代社会进入“服务型社会”,颜值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在职场更有竞争力而去做医美不仅是情理之中,还可能是大势所趋。

第三大动机,是延缓衰老。这其实也是整个医美行业的一个大趋势。

在另外一份国元证券的报告里指出,女性认为自己需要开始“抗衰老”的年龄一直在提前。以前是25岁要开始抗衰老,现在已经转变为23岁甚至20岁就要开始抗衰老。

当然,有意愿抗衰老的不仅是女性,也有男性。目前男性用医美抗衰老的方式,现在主要是植发。不过在未来,腹部减脂、胸部减脂等等身体塑形服务,也可能会受到男性消费者的欢迎。

那么,除了以上借助专业美容机构和设备塑身,还有更多的少花费,甚至不花费的塑身运动吗?

当然有啦,王琴就在坚持推广“身所塑形”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希望中国的女人们,都像李焕英一样,保持好一个姣好的身材和形象,才不辜负这个美好而伟大的时代。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花为悦已者容。

女人们变美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让城市更美,让男人们少犯错误。

因此,男人们不仅要关注和支持。最好,也参加到康健塑形活动中去。

在女人和自己身上花钱,要狠一点啊。

既造福家庭,也造福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