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當
(2023-02-09 14:15:50)我从上海搬家来昆山千灯镇已经七年了,那呈南北走向,长达一点五公里的街道,我已经走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了。据说这江南第一石板街是由两千零七十二块暗红色的石板铺成的,究竟有多少块石板我倒是没有数过,反正是每一块石板都挨了我不少脚。
在这“一线天”似的北大街上,有一个余氏典当行,我一直想进去看一看,但却一直没有进去看过。原因么很简单,只是舍不得口袋里的一点碎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市民都是爱斤斤计较的,大抵上都是这个德性。
这个余氏典当行你可千万不可小觑,当我迈进门槛,走入里面时,仿佛走进了迷宫。本想数一数它有多少间房子,可是一会儿就没法数了,房连着房,房套着房,七拐八弯还是房,你让我怎么数呀?最可怕的是就我一个游客,我很担心自己一旦找不到出口,服务员关门下班了,我被关在里面那就糟糕了。我在典当行里四处乱蹿,结果从徐福纪念馆的大门走了出来。
回到家里,我打开百度搜索余氏典當,只见大标题上写着:
昆山市余氏典當
中国第一當
余氏典當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昆山市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千灯镇。是始建于明末清初徽商余氏的老宅,千灯人称它为“典當里”。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大而且是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中国第一當”之称。
据载,余氏祖先余爱山1619年从安徽休宁到千灯经商。经过父子两代人的艰苦创业,积蓄后成为富翁,在此建造成徽派建筑群,沿街设店铺、當铺,往里延伸住宅等。“余氏典當”是由余爱山的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顺治年间在千灯镇上建的徽派建筑群。
余宅朝东落西,双排两行,建时沿河自东向西共有七进,现存五进,整个建筑群有一明代大厅、五小厅、六幢楼、双备弄,前后左右构成“亚”字形“走马楼”,大小房屋一百二十多间,千灯人称它为“迷楼”。典當三面有高墙,可确保财产安全;后面是“更楼”,可为全镇防盗,防火打“五更”,具有警示功能。
呵呵,俗话说“无徽不成镇”,原来我现在定居的历史文化名镇千灯,也蕴含着我们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呀?“中国第一當”,我还得再去重新好好地欣赏欣赏。
前一篇:江南千灯古镇的元宵之夜
后一篇:我国朝代名称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