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泰极国际花园小区认识的三位上海人
(2023-01-28 14:06:01)一、张先生
我住在24楼,张先生住在10楼,我们都是从上海搬来昆山千灯镇的。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房价很高,而千灯镇的房价比上海要低得多。况且千灯离上海很近,开私家车也就是五十分钟左右。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铁十一号线直达昆山花桥,而253号客运班车又从花桥直达千灯古镇,是非常快捷方便的。因此,许多人都把千灯称为上海的西花园。
我与张先生以前并不认识。又一次,我们都在苏杭时代超市里买特价红薯,乘公共汽车回家时,都在泰极国际花园下车,走回家时又都走入了17号住宅楼。从此以后,我们就认识了,并且成了好朋友。
张先生是个多才多艺的老人。清晨,我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经常看见他在楼下的空地上舞剑或者打太极拳;据说在家里还经常练书法和弹钢琴。他的爱人和我的爱人关系也非常好,经常在一起谈心,还互赠礼品。多年来,我们两家人建立了良好的邻居关系。
二、陈先生
陈先生住在22楼,也是从上海搬来的。因为经常在电梯里相遇,时间久了,也就认识了。他年纪和我不差上下,是在地质部门退休的。地质部门原来也是企业单位,后来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成了事业单位,因此退休工资还是拿得很高的。但是,想在上海买房子仍然是渴望而不可得的事情,只好也来千灯定居了。
陈先生话不多,但为人非常好。每次过马路时,总要赶紧来扶着我,直到过了马路才肯慢慢地松开手。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爱人,我爱人说:他是怕你老年痴呆了,过马路不安全,才来扶着你过马路的。
有时候,他从超市里买菜往家里走,路上碰到我去买菜,非要陪着我再走一趟。来来回回过马路时,仍然是习惯成自然似的,赶紧扶着我走。
过年前,他把从网络上买的一条新裤子送到我家里去,说是太大了穿不了,门也没有进去,丟下就走了。我追上去问他多少钱,他说就三十块钱。我把五十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肯收。过年了,我将五十元装在信封里,想从门缝里塞进去,怎奈那门却是“天衣无缝”,怎么也塞不进去。他回上海去过年了,而我在昆山为了这个人情债而惶惶不可终日。
三、施先生
施先生也是上海人,长的牛高马大的。他住在16栋楼房,与我住的17栋楼房遥遥相望。我们住的两栋楼房之间有一大片空地,其中还有儿童游乐场,更有很多运动器械和坐的长板凳子。
我和施先生坐在长长的板凳上聊天,我问他贵姓?他说他的姓很少,并且不太好记,是施工的施。我说:这不是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地伏星金眼彪施恩的姓吗?他说:你懂得这么多呀?我看人很准的,你最起码是处级吧?我说:你这一回看走眼了,我一直是一个被治于人的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由于我们很聊得来,从此以后经常在一起聊天,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前一篇:献给老战友周生的诗
后一篇:想起了在部队当兵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