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

(2011-04-04 11:48:34)
标签:

席勒

德国

宋体

《阴谋与爱情》

歌德

杂谈

分类: 美学概论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

 

http://s5/bmiddle/64bdb763ga00fbd84ff14&690

                                 席勒像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席勒 17591110180559),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剧作家和美学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赫尔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童年时代就对诗歌、戏剧有浓厚的兴趣。1768年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但1773年被符腾堡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学法律,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诗人舒巴特曾称这座军事学校是奴隶养成所。) 后来才同意他学医。席勒在这个管束极严、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度过了8年青春岁月。

毕业后于1780年在斯图加特某步兵旅当军医。他对当时的专制统治有着深切的体会,178O年写成反抗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17811月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如同疯人院一样,人们潮水般的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强盗》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是因为作品中蕴涵的反专制思想深切地迎合了当时德国青年的心理。此时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已经发展到高潮,而《强盗》一剧的主人公卡尔就是一个典型的狂飙突进青年形象。他不满于专制与格局并存的社会现状,却又无力改变。他追求自由,对当时的社会提出挑战,是典型的叛逆者,最后却只能悲剧收场。《强盗》取得成功之后,席勒进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旺盛的创作期。

1782年又写出了一部悲剧《阴谋与爱情》。《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高峰,它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是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此剧揭露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与宫廷中尔虞我诈的行径。无论在结构上还是题材上都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典范。席勒摒弃了创作《强盗》时惯用的长篇大论,而是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讽刺。来自市民阶层的人物路易丝与宰相的对话:我可以为你奏一曲柔板,但娼妓买卖我是不做的……如果要我递交一份申请,我一定恭恭敬敬;但是对待无礼的客人,我就会把他撵出大门!直接质问德国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具有乌托邦色彩。

1783年席勒应聘任曼海姆剧院编剧,17854月接受格·克尔纳等四位仰慕者的邀请,前往莱比锡,在戈里斯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他的名诗《欢乐颂》就反映了这种真挚的友情所给予他的温暖和欢乐。同年秋天,席勒随朋友一起迁往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完成了《唐·卡洛斯》这部以西班牙宫闱斗争为题材的政治悲剧。诗剧《唐·卡洛斯》以16世纪西班牙的宫闱故事为背景,以生动的情节表达作者的理想:通过开明君主施行社会改良。这是他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标志着他的创作正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也是席勒创作风格的转折点,表明他已经由狂飙突进时的激进革命精神转化为温和的改良思想。此后,席勒青年时代的创作宣告结束。

在军事学校上学期间,席勒结识了心理学教师阿尔贝,并在他的影响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这促使席勒坚定的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786年,席勒前往魏玛;次年,在歌德的举荐下任耶拿大历史教授。从1787年到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而是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

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

  1794年,席勒与歌德结交,并很快成为好友。在歌德的鼓励下,席勒于1796年重新恢复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生之中第二个旺盛的创作期,直至去世。这一时期席勒的著名剧作包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1年)、《奥尔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尔》、《欢乐颂》等等。这一时期席勒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

  《威廉·退尔》是这一时期席勒的重要剧作。戏剧取材于14世纪瑞士英雄猎人威廉·退尔的传说。这一题材原本是歌德在瑞士搜集到的,他将其无私赠予席勒。席勒从未去过瑞士,却将这一传说诠释得极为生动。瑞士人为了感激席勒,把退尔传说发生地四林湖沿岸的一块极为壮观的巨岩石命名为席勒石。《威廉·退尔》以瑞士独立斗争为背景,在歌颂民族英雄的同时也歌颂努力争取民族解放的壮举,在欧洲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

  除戏剧创作外,这一时期席勒还和歌德合作创作了很多诗歌,并创办文学杂志和魏玛歌剧院。歌德的创作风格对席勒产生了很大影响。1796年,两人共写了上千首诗歌,而歌德的名作《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形的。

  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

 

18055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

 

  http://s3/bmiddle/64bdb763ga00fc507e392&690席勒在魏玛的故居

席勒经典格言警句:

要忠于少年时的梦想

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拥有的东西。

 如果迫使人进入社会的是需要,在人心里培植社会原则的是理性,赋予人以社会性格的却只有美。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的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和谐。

在所有古老的习惯里,都有一种深刻的含义。

 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人不能奢望同时是伟大的而又是舒适的。重要的是要勤勉,因为只有勤勉,才不仅会给人提供生活的手段,而且能给人提供生活上的惟一价值。

 如果真理得到信任是这么难,那谎话就一定是这里的通行证了。

真正的友谊是诚挚的和大胆的。

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

 法律永远不会产生伟大的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

 心灵开朗的人,面孔也是开朗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话可以收回,但人生不可能这样。

 有愿望才会幸福。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有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作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