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猫》(日本)

(2010-11-04 19:59:15)
标签:

夏目漱石

日本

宋体

我是猫

明治维新

杂谈

分类: 东方文学

夏目漱石与《我是猫》

 

http://s1/bmiddle/64bdb763x9438e7051d00&690
夏目漱石的生平和创作

夏目漱石一生的活动和创作,可以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生活和创作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 186729生于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http://s16/bmiddle/64bdb763x9438eb9cbabf&690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他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同时代的人,所以也是日本第一批受到近代学校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

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
    
  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
    1893
年东京大学英文系毕业,任中学和大学预科的英语教师。由于总觉得自己缺乏教育者的素质,所以不愉快。1900年被政府派往英国学习,两年后回来在东京大学任教,仍不满意、不愉快。于是,他便利用工作余暇,拿起笔来创作,第一篇就是《我是猫》。成功后,接着写了《哥儿》和《旅馆》。

中期生活和创作

http://s7/bmiddle/64bdb763x9438f06c0136&690长期以来,他向往的是“文学三昧”的生活,即读自由的书,说自由的话,写自由的事;加上教学效果不大理想,1907年辞职加入《朝日新闻社》,成了专业作家。

又相继写了《三四郎》、《从此以后》、《门》。都是先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后印成单行本发行。此时的作品更注重了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

晚期生活和创作

这一时期由于自己生了一场大病和国家的“大逆事件”,所以1910年成了夏目漱石的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他把以前的主要与外界的丑恶作斗争为作品主题转向主要与人们内心的丑恶作斗争。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

     另外,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路边草》和未完成的《明暗》。
     1911
年曾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
    
夏目漱石死后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
    1984
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我是猫》的故事梗概。

  苦沙弥家的小生灵猫看到:资本家金田老爷要给女儿找对象,他看上了苦沙弥的朋友水岛寒月,便先后派自已的老婆和铃木到苦沙弥家了解情况。苦沙弥对金田和他的女儿没有好感,反对水岛寒月和金田女儿的婚事,并把铃木来访的名片扔到厕所里“判了无期徒刑”。这种作法激怒了金田老爷,他买通了“车夫、马弁、无赖、破落书生,http://s1/bmiddle/64bdb763x7538e55eed80&690乃至穷婆、产婆、妖婆、痴婆”一起和苦沙弥作对。苦沙弥气得发疯,跑到大街上想要有所反抗,他拿着手杖挥舞了半天,结果还是拄着它站住。苦沙弥无力反抗社会,只是和周围的一帮朋友——美学家迷亭、理学士水岛寒月、哲学家杉杨独仙等一起浑浑噩噩地混日了,尽管他们发牢骚、诅咒现实,但始终没有任何行动。

作为旁观者的那只猫也感到无聊得很,便偷喝了啤酒,掉进水缸里淹死了。

分析人物形象——苦沙弥

 苦沙弥是明治维新时期受挤压的“小人物”的形象,其貌不扬,但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对权贵、势力小人、伪君子恨之入骨。然而他有德无才,虽自尊却又无能,显得可悲可怜,是明治社会的“多余人”。

 在社会生活中,苦沙弥是个九年未加薪水的英语教员。他甘居清贫,自视清高,不把有钱有势的金田老爷放在眼里。在朋友中间,他公开咒骂金田,还把其走狗来访的名片扔到厕所里。一旦自尊心受伤害,他也会“拍案而起”。然而他的反抗是有限的、无力的。他除了躲在书房里写一些低水平的文章外,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发牢骚。连猫都认为他是教育界的耻辱。苦沙弥痛恨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统治,对现实不满却又沾染了许多坏习气,如爱慕虚荣、沽名钓誉、不求上进等。他性格中的http://s15/bmiddle/64bdb763x9438f8cef92e&690这些消极因素是明治社会的客观环境造成的。狭窄、阴暗的社会生活限制了他的眼界,而强权统治和封建的传统观念又束缚了他的手脚,所以他除了消极混世以外无所作为,从思想到行动都是一个令人发笑的矮子。作者对苦沙弥的态度是批判、嘲笑、同情兼而有之,他既有崇高的一面,也有渺小的一面,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可笑的一面。在肯定他正直、清廉的同时,对他的自私无能、空虚执迷又做了辛辣的嘲讽。

《我是猫》的思想内容。

主要有四点:

 一是讽刺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嘲笑和批判了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内外政策。小说写于日俄战争的第二年,狂热的战争叫嚣充斥日本四岛,苦沙弥也赶时髦,写起了论“大和魂”的文章,但对“大和魂”到底是什么却说不清楚,只好以“唯其是魂,所以永远是飘飘渺渺的”搪塞过去。小说还把战争募捐斥为“盗劫”、“勒索”,从这里可看出作者鲜明的反战立场。小说还揭露了日本国内的法西斯统治,借苦沙弥之口,骂警察侦探是和“小偷强盗一类的东西,奇臭无比”。作者还直言不讳地指出明治社会是“大疯子滥用金钱和权力,迫使许多小疯子为非作歹,还被人推崇做什么伟人”,而“明白道理”的人反被“关在疯子院里”。

  二是勾勒为富不仁的资本家的丑恶嘴脸,讽刺和批判了明治社会靠金钱和权势维系的一切国家机构。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里的活动都以钱、权为转移,金钱和权力使社会各个方面都充满了铜臭气。作者借猫之口慨叹“平等到底是求不到的东西”。

 三是嘲笑当时人与人之间冷漠的、虚伪的关系,客观地反映出社会思想的混乱和知识界的分化。明治时期的日本社会,战争狂热、拜金主义、西方优胜论、东方的儒家、佛教无一不有,知识界受到强烈冲击,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转化。《我是猫》对此作了如实的反映,对苦沙弥等一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做了客观的描述,显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

四是揭示这个社会所面临的穷途末路。http://s15/bmiddle/64bdb763x9438fc424c9e&690有的卖身求荣,有的消极堕落,而更多的是无所适从,只有想法死掉。

《我是猫》在艺术上的特点

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是用第一人称,让“猫”做事实的见证人和作者的代言人,借用猫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猫”在小说中兼有动物性和人性,它的性格特征是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他的观察不受猫的限制,他的评论又不受人的制约,是个地地道道的“自由战士”。“猫”使整部小说显得生动活泼、使作者随心所欲,适应了批判现实的需要。

   二是结构自由灵活,没有一般长篇小说所谓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猫”的所见所闻为主线,将人物活动、作者意图贯穿起来。这种象海参一样没头没尾的结构方法,虽然显得松散,却给了作者灵活组织材料的最大方便。

 三是通篇充满讽刺和幽默。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往往是通过“冷嘲热讽”来达到的。小说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将人物从外貌、语言到行动乃至职业都加以讽刺,使苦沙弥的不学无术、迷亭的低级庸俗、寒月的“吊颈力学”显得荒唐可笑;而对“大和魂”,也是通过它的引人发笑来达到批判的目的。

 四是高超的语言技巧。作者选用了许多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诙谐语言,同时又吸收了英国文学、中国文学中的语言精华,使小说的语言生动简洁、滑稽幽默,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http://s12/bmiddle/64bdb763x943902531e4b&690

 

 

( 图片均来自网络)

http://s6/bmiddle/64bdb763x94390c4f8dd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忘却尘世的累
后一篇:落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