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到底是谁?——《红楼梦》探秘

(2016-12-23 13:25:14)
标签:

红楼梦探秘

杂谈

分类: 红楼梦悬案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世后才引发一干风流冤家跟着下世,此时石头在僧道二仙手中,僧道二仙本想将石头夹带在这群风流冤家中跟着下世,但可能作弊不成,只好到警幻仙姑面前将石头“交割清楚”,后来,警幻仙姑命僧道二仙亲自携带石头到尘世间投胎,才有了前面“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之话。书中僧道二仙有一句: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也就是说有一半风流冤家下世为人),然犹未全集(还有另一半风流冤家未下世为人)。从而可以证实神瑛,绛珠比石头下世要早一半时间,所以石头(宝玉)不是神瑛侍者,林黛玉不是绛珠仙子,因绛珠仙子下世比石头还早,尘间绛珠仙子理应比石头(贾宝玉)的年龄大。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世历劫,只因绛珠仙子还泪之说:“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因而可见,神瑛侍者及绛珠仙子不是风流冤家中的成员。他们是一干风流冤家的领头者,神瑛,绛珠下世,一干风流冤家只好跟着下世。在僧道想将石头交给警幻仙子时,尘间英莲已经三岁,可见英莲有可能是绛珠仙子转世。再说石头原是女娲的弃石,被丢在青埂峰下,即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地方,也即在中原。而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在西方灵河,即印度恒河,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和位置。更何况石头不会移动,不可能浇灌甘露给绛珠仙草,也不可能见过绛珠仙子。


有人说,神瑛侍者转世成贾宝玉,贾宝玉胸前佩的那块玉才是石头,石头只来尘间作个见证者,这样理解也无可厚非,但却忘了石头对僧道二仙的请求和僧道二仙对石头的承诺,石头要求的是: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僧道对石头承诺是:“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想的是亲自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僧道答应石头到繁华富贵乡去安身立命。如果石头不投胎成人,怎样去享受人间的温柔富贵,怎样去安身立命,这个“命”字可证实石头是投胎成人的,如果石头只作个尘间繁华的见证者,那不过是望梅止渴。与原著所说的相违背。在元春省亲那一回,贾宝玉还能回想在青埂峰下的凄凉,这也可证明贾宝玉就是石头转世。


《红楼梦》作者受《西游记》的影响较大,在《西游记》中,大鹏妖虽修炼成人形,但却制约着某些功能的发挥,如化成本体大鹏鸟,便能一飞九万里,杏花妖出场时,手里拿着杏花,杏花便是表明她的本体。在《红楼梦》中的石头,虽投胎成人(贾宝玉),他胸前挂的那块灵玉就是石头本体,也表明了他原本身份。

 

如果说,《红楼梦》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写林黛玉就是绛珠仙子转世,那么,林黛玉肯定是认错了人,表错了情,还错了泪,她将宝贵的泪水,浇灌了无用的石头,因为贾宝玉根本不是神瑛侍者转世,不是林黛玉报恩还泪的对象,那么,这段“风流公案”在一干“风流冤家”下世后如何了结,作者在书后肯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描述,让第一回僧人所提到的“风流公案”得到了结,可惜这段精采的情节我们读者是永远读不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