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企交流 实现供需对接

(2010-02-05 16:22:29)
标签:

就业

校企

校园

分类: 财经圈点

《财经圈点》2009年4月7日文稿

 

    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百姓生活。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财经圈点。如果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那么要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校企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的专题就同您聊聊这个话题。

 

    校企交流,实现供需对接(企业和校方一起当面的交流,学校就可以更一步的了解企业的需求,它才能够把它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适销对路的产品或者是人才。)

    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人在一生当中,他选择的第一个职业,并不一定决定我终生完全是这样一个职业,)

 

 

校企交流 实现供需对接

编导:忆梓  摄像:潘登  实习生:陈萌

 

    (现场)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就成了企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话题。

 

    (配音)4月1号,武汉市人事局组织召开了“2009年武汉市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暨校企交流座谈会”,以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培养社会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促进广大企事业单位合理使用人才,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实现供需对接。来自东湖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武汉地区10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武汉市人事局、开发区的领导参加了座谈。

    对于这样一种交流形式,参加座谈的企业表示非常必要。

    (采访)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部总部长 房章福

    企业到招聘现场去招学生,主要是企业和学生见面,企业和校方接触得不是很多,校方也不太了解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到底是个真实的什么情况,也不太了解,学生为什么应聘不上,这个什么具体情况,那这样的座谈会嘛,可能企业和校方一起当面的交流,学校就可以更一步的了解企业的需求,它才能够把它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适销对路的产品或者是人才。

 

    (配音)有人将毕业生形象的比喻为高校的“产品”,那什么样的“产品”才最受企业的欢迎呢?

    (采访)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李小青

    从我们这些年招聘大学生来讲,我们的体会,就说除了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之外,还需要在个人的价值观,包括人生的一些理想,包括你的责任感,你的主动和开放的意识,我觉得这个企业是比较关注的。因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很激烈的竞争进入学校,所以在智商方面,是不分伯仲的。但是最后,有些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很快的成功,有些人可能就要差一些,实际上取决于工作状态,他的工作状态,我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来对他的一些工作。比方说,要能吃苦,能够在工作当中有相当的责任感,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他就比别人能够获得更多的一些机会,而且有更多的积累,而且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得到提升,这个对于他人生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采访)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张勤

    企业首先来讲的话,还是考虑专业对口,就是说如果我是要招材料专业的,我肯定只会考虑材料学院的对应专业的学生,这是必须条件。其次就是,今年的这个环境啊,使得企业不自主的会提高门槛。什么意思呢,因为它的选择范围更广了,所以它自然而然的可以去更挑剔一些。甚至于说我可能会找除了专业对口的,学习成绩符合要求的,然后有一定的从业能力的之外,我还希望找到那种比如说心态特别积极的,形象比较阳光的,然后,如果这个性格又比较活泼开朗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好的,那么,附加上这些条件之后的话呢,这些学生可能就是我们需求更为强烈一些的。

 

    (配音)“产品”只有适销对路,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在企业的眼中,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还有一些不足需要完善。

    (采访)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部总部长 房章福

    高校从招生开始,做招生计划开始,就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而不是根据今年的就业情况,来制定明年的招生计划,应该分析4年之后的就业情况,来考虑今年的招生计划。正像我们今年研发的产品,要考虑产品几年以后投放市场的状况,所以这一点呢,我觉得高校恐怕是要研究的一个课题。高校前几年热门专业,当年分配比较热门的专业,第二年就扩招,4年以后扩招专业就分不了了。

    (采访)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李小青

第一个,他除了(教)一些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个社会实践,一个是跟他知识相关的,比如说到他到知识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要制定一定的学时的实习学分,这个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国外现在都是这样做的。第二个就是一些公益活动,包括培养一些学生的责任感,一些奉献和一些人际交流和沟通,去认识社会,这样一些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业,在这两点上,应该力度比以前更要加大一点。

 

    (配音)由于金融危机,社会上普遍认为,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从武大和华科大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来看,基本上与往年同期持平。

    (采访)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 吴红波

    今年我们武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应该说就业情况和去年大致是差不多的,有些专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从我们统计数据来讲,应该说今年的就业情况和去年基本一致。有所下降但下降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

    (采访)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黄坤华

    今年我们这边本科毕业生总共有8579个人,硕士研究生有5000多,博士生将近有3000人,所以本科硕士博士加起来将近16000人。从本科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我们除去每年考研将近达到百分之四十,出国百分之十,剩下来的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处于就业、求职的状态。从目前签约的情况来看,4000多毕业生已经签约的也有百分之五十了,现在我们的就业率不算考研的毕业生的人数的话,就业率应该达到百分之四十三点多,和往年基本上持平。

 

    (配音)对于今年毕业生找工作,有关人士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采访)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中心主任  周保娅

    我觉得在目前这样的一个经济形势下,我们毕业生首先应该立足实际,当然需要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先就业,再择业。

    (采访)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张勤

    在就业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实际上,你在自己就业的方向上多花力气,有一定的专注程度的去做这个,就业的成功率还是会高一些。

    (采访)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李小青

    学生如果能够打破一些惯性的思维,和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话,能够更多地面对现实,可能他就能够更容易取得这样一个就业机会。而且人在一生当中,他选择的第一个职业,并不一定决定我终生完全是这样一个职业,他通过就业之后,积累一些知识和经验,那么可以寻找一些更多新的机会来讲,对他以后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口播)面临当前的经济形势,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才会越来越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