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预防与保健
(2010-05-15 12:18:23)
标签:
保健乙肝病毒携带者性传播唾液健康 |
分类: 健康常识 |
乙肝病毒从哪里来
一是血液传播,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等;
二是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如共用一个饭盒、牙刷、毛巾、剃须刀等,但前提是有皮肤黏膜的破损;
三是性传播,唾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等,经破损皮肤、黏膜而传播;
四是母婴垂直传播,如孕妇带病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感染等;
五是医源性传播,如使用不洁注射器、消毒不严格的内窥镜以及不卫生的洁牙、补牙器具等。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权威的传染病防治方案规定: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是要加强管理,定期复查。
专家建议:
1.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适当注意休息,勿过度劳累。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特别有利于肝脏的营养供应和肝细胞的修复。
3.营养的搭配要平衡。此类人群没有特殊“忌口”,但需禁忌烟酒,以防病情恶化。
4.提高个人卫生素养,自觉防止自身血液、唾液和其他体液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使用并保管好个人专用的食具、刮脸刀、修面具、牙刷及盥洗用品。
5.每半年应系统复查一次,自觉有异常情况时则随时就医。复查项目应包括体格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肝脏、脾脏B超,40岁以上者应检测血清甲胎蛋白,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